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该省纪委会议上批评某些干部的不良作风时说,现在我们有些干部学历越来越高,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面对复杂局面,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工作方法简单生硬(据1月21日《新快报》)。
其实,干部学历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低的现象,并非广东一地所有,可以说有相当的普遍性,大家早已注意到了,而且也有不少批评言论。但一个省委书记在正式会议上郑重其事地指出这一现象,仍然有振聋发聩之效,说明这一现象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辛辛苦苦去读书,提高学历,本意是为了增强能力,提高水平,可为何会出现学历越高能力越低的现象呢?分析起来,不外乎这样几种原因。
一是近年来党政机关吸收了一大批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直接进入干部队伍。他们虽然学历很高,也确实学了不少理论知识,能说会道,但由于是出了校门就进机关门,缺乏实践经验,平时又不深入基层,不了解群众有什么要求,能力自然不会高。尽管他们工作很努力,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捉襟见肘。
二是一些干部在职取得的硕士、博士学历文凭注水太多,含金量过低,被称为“假的真文凭”,自然对提高工作能力没任何帮助。这种干部,往往是一年半载不见,突然发现他已经从最初的大专生变成博士了,但能力并没有与时俱进。还很有可能因为把主要精力放在奔文凭上了,工作就是对付,满足于不出事就行,实际工作能力反倒下降了。据说,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官员中有博士学位最多的国家,这与中国目前的教育发展程度显然不相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权学交易”是其中重要原因。
有的干部干脆就是买的假文凭,他们一天书不读,一天课不听,照样能拿到硕士、博士文凭,干部统计填表时,也理直气壮地在学历一栏大模大样地填上硕士、博士。
以上几种原因,都和我们的干部政策有关。因为招聘选拔干部时过于强调学历,重文凭、轻水平,存在“唯学历化”的倾向,以为有了高学历就有了高能力、高素质,因而把学历门槛设得高高的,结果是一些能力很强但学历不那么高的干部被堵在门外,使用了一批空有高学历但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干部。同时,这种一俊遮百丑的做法,也鼓励和引导干部想方设法去奔学历,搞文凭,甚至不惜弄虚作假。
俗话说,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就等于解决了一半问题。我们急需一大批既具有理论素养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工作上能打开局面的优秀干部,需要改变目前唯学历是举的干部政策,学校课程设置也要注重学以致用。在提拔重用干部时,主要看政绩、看表现、看能力、看素质,学历只作为参考因素。只有在这种价值导向下,才有可能引导广大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放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才有可能避免高学历低能力现象的继续存在和发展。(陈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