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山寨是一些小企业的“专利”,现在看来这个观念该颠覆了。德国尼欧普兰汽车公司将江苏盐城中威客车公司等3家中国企业告上法庭,索赔4000万——为了打这起官司,尼欧普兰公司特地斥资近百万元购买了一辆被告生产的客车,递交法庭,真可谓铁证如山。一审判下来了,被告赔偿2116万余元。
2000万,对于中威客车、中大工业集团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来说未必伤筋动骨,不过总会痛一痛,今后再想山寨时,就要掂量掂量了。
企业玩山寨,一般都是偷偷摸摸,想不到如今登上了台面。商家理直气壮地告诉你:这就是山寨的,爱要不要。办公室里隔两天就有人掏出一只手机炫啊炫:不到1000呢,样子和功能都和最新的那款名牌一模一样,便宜吧。惹得人眼热热的。电视购物里那几个某女某总,更是不遗余力地推销着山寨货,恨不得告诉你,这和品牌货一模一样,价格却低了一多半哪。山寨上了台面其实对消费者还是有好处的,起码产品和价格是透明了,不用担心高价买个假冒伪劣,在金融风暴这个前提下,省钱就是硬道理啊。
可是这世界上,老祖宗早告诉我们,只有买亏的,没有卖亏的。山寨固然便宜,不过你就得付出质量和服务的风险。折合下来,谁占了谁的便宜还很难说。做山寨货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小企业,无力打出自己的品牌,于是变着法子夹缝里求生存。说白了,玩山寨的企业,是牺牲了发展求点眼前的利益。
小企业玩山寨,我还能理解,因为他们要先解决温饱。像中威客车、中大工业这样销售上亿的大企业,还要去山寨,我就整不明白了,图啥?
浏览了一下中威客车的网页,上面清楚写着:研发部门人员超过100人。100多名研发人员,研发来研发去就出了个山寨车?这场官司涉及到的是外观设计侵权,而在汽车生产这样复杂庞大的系统中,外观应该是技术含量最低的设计之一吧?当然,也是最容易山寨的。揣测厂家放弃自主设计选择山寨的心理,恐怕不外乎两条:怕花钱和图方便。企业做大了,心态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令人费解。
到头来,这几家成为被告的中国企业可谓折了夫人又损兵。其实山寨本来就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你可以模仿名牌的外观,但不能触及他申请了外观专利的部分,更不能借用它的商标和名称;你可以”克隆“品牌商品全部的功能,却不可以剽窃它受法律保护的核心技术。一个处处山寨的社会是危险的,因为山寨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思想和创新的勇气,注定了只是跟随者,无法成为领跑者。
回想几十年前的温州皮鞋,也是山寨满天飞,招来一片声讨,一个行业几乎毁于一旦。可是痛定思痛后,温州鞋已经出了不少响当当的品牌,彻底告别了山寨时代。以此为鉴,中国的企业都应该想一想。 (方小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