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冷,工会就把取暖费送来了。快过年了,这厨房的米面油都是‘送温暖’送的。”河北省保定市市民卢春因为单位裁员下了岗,今年冬天成了当地的帮扶对象,工会和社区专门派人到他家了解情况,帮助解决生活问题。
临近春节,各地“送温暖”活动渐渐进入高潮。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5118人进行的调查显示,56.6%的人表示身边有各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
95.9%公众期待各级领导利用送温暖进行基层调研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赵健杰说:“从1992年开始,全国总工会发起了‘送温暖’活动,到现在全社会都积极参与进来,几乎成了制度化的常态。‘送温暖’活动有一点是始终没有变化的,可以用1992年‘送温暖’活动的口号来概括:‘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
一位网友留言说,领导到下面体察民情,送温暖都要实实在在,少些“安排”和“导演”,不能老是“越暖越加热”,也要去些冷面孔家里坐坐,听听,看看。
本次民调显示,95.9%的公众期待“送温暖”不应只是走过场,各级领导要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基层调研,了解群众心声,真正给需要帮助的人“雪中送炭”。
党史研究专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石仲泉说,多做调研是咱们一直保持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30年就提出了。领导干部是要替老百姓干事的,但平时很难有时间与老百姓唠唠家常,了解他们的困难、期待,“送温暖”就是个好机会。
湖北省武汉市的退休工人老田觉得有些地方的“送温暖”活动有点儿走样:“有的人把‘送温暖’当做年终任务,敷衍了事,还有人甚至‘精心选点’,诸如要交通方便、被访者要‘会说话’等等。这背离了‘送温暖’的初衷,把好经给念歪了。”
调查中,当问到“你认为目前的送温暖存在哪些问题”时,公众给出的答案为:有些人纯属做秀(72.9%);有些人应付了事(62.8%);除了发东西没什么真心交流和情感沟通(51.9%);存在精心选点问题(31.2%)。
45.5%公众期待领导干部走近群众,倾听百姓心声
河南省郑州市市民李岳民说:“送温暖’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咱老百姓也知道这道理。有时候说几句暖心的话,多让群众反映反映困难、提提意见,要比送一袋面、一壶油更重要。过年过节的时候过来看看,就说明领导没有把咱们忘了,就说明这社会有人情味儿。人人都心里暖呼呼的,这社会就和谐了。因为只要老百姓心里暖和了,就有耐心等,等着问题一件一件地解决,相信所有的困难都能克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路路说,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还不完善,又遇上经济不景气,困难群体更需要政府和相关团体出来帮一把。
李路路建议,生活资料的发放、资金的补贴今年都应扩展范围,低保补贴的门槛要放低,低保水准要提高。另外,就业帮扶要更加突出,能够就业就意味着有了自己保证生活、提高生活的机会,有工作的要保他们饭碗不丢,没有工作的想办法让他们就业,就业困难的先找个容身之处再说。
赵健杰教授分析了今年帮扶对象中需要着重注意的几个群体。第一是劳动力密集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行业,特别是受困企业的困难职工;第二是地震灾害中受到影响的群众;第三是处于低保边缘,没有纳入低保范围但突遇困难的群体;第四是生活困难的返乡农民工。
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刘福最近工作没有着落,他说:“一说到帮扶,一般就是指老弱病残,要出具证明,找当地部门盖章,然后再登记,一大堆手续。像我这样出省打工,一失业就什么也没有了。帮扶就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希望‘送温暖’也考虑到我们这样的人。我们只要稍微拉一把,就渡过难关了。但我要是现在回老家种地去,可能一辈子只能做个不会做农活的农民了。”
经济“寒冬”下,公众期待怎样“送温暖”?民调显示,73.4%的人期待有针对性地送温暖,要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54.9%的人建议送给困难群众过年必需品;52.0%的人希望向困难家庭发放消费券,既救急又刺激消费;58.6%的人建议对返乡农民工、失业下岗者送技能培训,送就业岗位。(汪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