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门大街铛铛车爆出20元的“天价”后,从普通市民、媒体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不乏质疑之声。2008年12月30日,正在参加崇文区人代会的天街置业(铛铛车运营方)董事长田耘曾对媒体讲:“铛铛车票价是否20元,元旦见分晓!”结果在运行当日,依然是20元的票价仿佛给了民意一个大忽悠。非但如此,“老人婴儿都要买全价票”,如此不加掩饰的功利,更是将铛铛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铛铛车的确是一个“旅游产品”,但是“旅游产品”一定非得和“天价”画等号吗?铛铛车实际就是一种普通的有轨电车(Cable Car),例如香港铛铛车路线全长13公里,票价仅为2港元,而在我国保留有轨电车的大连、长春等城市,情况亦然。为何到了北京,距离缩短到800米,却升级为高档“旅游产品”了?
铛铛车线路建设的确耗费了不菲的钱,需要收费运营。长春《新文化报》2006年曾报道,一辆全新有轨道电车需要100多万元,长春公交集团为节约成本,一次以130万元采购了18辆车大连闲置的有轨电车。那么同为有轨电车的前门大街铛铛车,为何需要580万元的高价?同样,840米的铁轨采购铺设能要多少钱,司乘人员的工资能有多高,所有这些加起来,能高到要20元的票价才能维持铛铛车的运营吗?
从当初承诺的免费,到后来的1元,又到4元,再到20元,再到“老人婴儿”都不例外,铛铛车不能总在忽悠民意。面对这种越来越偏离的“低价路线”,不知道主办者能否给公众一个交待?
□韩涵(北京 媒体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