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的中华文化标志城“肯定要建”,其信心是不是来自四万亿的投资,值得调查。如果其投资来自国家财政,则其必然是对四万亿蛋糕的“分食”。
今年两会时曾喧嚣一时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再度走入公众视野。针对百余位政协委员的签名反对,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市长张振川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允许有争论,但是标志城肯定要建。而记者前日从位于山东济宁的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处了解到,该项目将创意规划方案的征集时间延长到明年3月1日。相关工作人员则重申,“项目肯定要建,不过得等方案确定之后。”(11月25日《北京青年报》)
有关“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方案,在今年3月曾经引发舆论关注与批评,公众大多以为它也像诸多非科学决策那样,不了了之了。却没料到,当地官员“标志城肯定要建”的坚定与自信,一直在支撑着“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一“文化副都”的想象,只是将创意规划方案的征集时间延长而已。
当然,权力的盲目坚挺未必能为“中华文化标志城”添一片瓦加一块砖,300亿的投资可是真金白银,需要来处理。3月之时,就曾有专家分析认为,济宁方面之所以建议以国家名义设立“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基金”,就是“企图把项目纳入国家层面,向国家要钱”。作为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首席专家葛剑雄也表示:第一条,不经过全国人大的批准,不能搞;第二条,我们需要权威性唯一性,就是要避免各地重复花钱建设,避免恶性竞争;第三条,中央不给钱,就不要搞,不能加重地方的经济负担。看济宁当地一副笃定的样子,是向国家要来钱了吗?
突然不由得为四万亿担起忧来。在经济危机之下,政府决定投入四万亿刺激经济。“中华文化标志城”的继续坚挺,其信心是不是来自四万亿的投资,值得调查。在国家财力集中于救市的背景下,如果其投资来自国家财政,则其必然是对四万亿蛋糕的“分食”。
投资300亿的“中华文化标志城”未必不会拉动内需,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中华文化标志城”冲着四万亿而去,也未尝不可。其实,中央四万亿政策出台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所有投资“要对得起黎民百姓,用通常的话说,要对得起纳税人”,并表示“欢迎广大的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管理”。如果猜测成立,那么在标志城一事上,媒体与人民群众已经充分表达了不同意见,济宁方面如果安之若素,执意而为,这是否算对得起纳税人,是否算接受媒体与人民的监督?
四万亿不少,但又能建几个“标志城”?再多的“标志城”又能扶助民生几何?大而言之,对四万亿元投资规模如何与民意取得良性互动值得期待。
□杨耕身(湖南 媒体从业者)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