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0天、3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从河北省黄壁庄、岗南水库调来的1870万立方米清水,沿着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9月28日到达北京。昨日下午,城八区和门头沟城区的市民已经率先喝上“河北水”。
北京解渴在望。近些年来,为了降伏严重的“水荒”,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北京市可谓用心良苦。比如,除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节水力度,多次提高水价,强力推行农业、工业和城市节水,关、停、转移高耗水企业,还独创了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过境水、雨洪水和外调水的六水联调模式,合理调配水资源,以此提高城市的供水能力等。但是,这仍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即北京市已经经受了连续九年的干旱,是严重缺水的特大城市,目前人均占有用水量不足300立方米,远远低于联合国划定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世界人均水平的1/30。
南水北调是系统工程,关乎各地协调发展。而同样面临严重干旱的河北省,如今实现了“冀水入京”的工程目标,这一方面得益于今年河北省平均降水量516毫米,较常年同期多11%,使河北省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因河北省采取了科学调度、工业节水、农业节水等措施,确保向北京供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河北向北京调水采取了市场方式运作,这也是一种进步。此次“冀水进京”,北京市政府就向河北省支付了6个亿,包括给农民的补偿、水库运行的供水水费等。由于调水使河北一部分灌溉用水受到影响,北京市政府和河北省政府在经过研究和测算后,确定了合理的补偿费用。显然,倘使以简单的行政手段调拨水资源,对当地经济与社会而言,将有失公平。
就在几天前,北京黄城根小学和湖北丹江口实验小学的学生一起,在写有“感恩南水北调 首都水都心连心”的横幅上,双手摁上彩色手印以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从现在的河北水到将来的长江水,显然,这种感恩表白不只是发乎心灵,同样发乎理性;不仅体现了个体对其生命被滋养而心怀卑微的敬意,也体现了这个国家及其未来主人翁对文明的延续有着怎样的理解。
水是文化的母体,是文明的血液,是一切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源泉,正如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世界上所有古老文明无不发源于大江大河。然而,令人忧虑的是,由于过度工业化以及全球变暖等因素的影响,21世纪的今天,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正在发展成全球性危机。正因为此,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对本国国民幸福与文明前景负有责任心的政府,都开始着手“水战略”的谋划与现代“水意识”的重建。
文明之路漫漫又长远。“冀水入京”、南水北调让我们更能体会什么是“喝着相同的水,流着相同的血。”在此,我们愿意重申一个常识,即“没有水,我们终将失去一切”。以生命、生活与文明的共同名义,我们呼吁:从今天起,做一个善待水的公民。那么,该怎样善待?显然,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每一滴水,视它像血液一样宝贵。具体而言,就是在生产生活中,将六水联调模式切实落到实际,不浪费每一滴水、不污染每一滴水。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