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重庆老农自费建座烈士纪念馆 做起守墓人(图)

2008年09月11日 07:05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评论



刘英德把烈士纪念塔比作人们前行的航标



刘英德每天都要为纪念塔打扫清洁

  故事导读

  一位年近70的农民,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他谋划20多年、耗资4万多元、投入400多个工日,在自家承包地建起一座烈士纪念馆。

  开县南门镇莲池村平坦开阔,古老的莲池大寨(原名南门大寨)突兀而立,静静的浦里河偎依古寨蜿蜒而过。远望去,断壁残垣间新添了一处景致——红色的城墙、白色的高塔,这就是刘英德修建的烈士纪念馆。

  8月31日,南门中学初中毕业生赵发明邀约几个同学,再次登上古寨参观烈士纪念馆。赵发明说,这里他已来过两次,马上要开学了,临走前还来看看纪念馆,看看传颂先烈故事的刘英德老人。

  甘做先烈守墓人

  他把家也搬到纪念馆,从此英灵不寂寞。

  烈士纪念馆位于古寨“玉皇阁”左侧,占地1亩。

  “借天地之躯还神灵之身,树山川之秀立民族之业。”门两侧是刘英德编撰的对联,上方“凯旋”两个红红的大字格外耀眼。

  纪念馆为何命名为“凯旋”呢?刘英德说,虽然颜昌豪、冉思源牺牲了,但他们为之奋斗的革命取得了胜利,“寓意就是让先烈的英灵凯旋。”

  踏进馆门,右侧第一间房屋是刘英德的卧室、书房兼厨房;走道墙壁上张贴着刘英德撰写的《细说古城》和《古城景观》两篇装裱文章;走道末端是书写有“发扬革命传统,开创美好未来”的“励志堂”。“励志堂”内摆放着烈士冉思源当年用过的砚台和训练童子军的战鼓,墙上是颜昌豪、冉思源烈士的遗像和简介。除了陈列烈士遗物,刘英德还打算把南门当地的名人资料收集起来,成立“名人堂”。

  纪念馆中央,白色的6米高塔就势而立,塔身正面书写着“颜昌豪冉思源烈士纪念塔”一排红字。“高塔矗立古寨一角,环视四周,为人们树立了前行的航标。”刘英德说。

  纪念馆建成后,刘英德一个人住了进去。白天,他守候着纪念馆,打扫清洁,向参观的人们讲述先烈的故事;晚上,他与先烈同眠,从此英灵不再寂寞。

  刘英德,一个68岁的农民,为什么耗尽积蓄举债修建烈士纪念馆?为什么甘做先烈的守墓人?

  “老师原是地下党”

  “你们要好好读书!”在特务监视下,冉老师留下最后一句话,离开了南门。

  早在明末清初,新浦县城就建在南门镇,莲池大寨就是古城遗址。民国时期,开县新浦中学在这里开设大寨分校,刘英德家就住在寨上,父亲刘云章是学校炊事员。1945年,冉思源到大寨分校任教。

  “‘开县新浦中学大寨分校’就是冉老师重新写的。”冉思源用的就是这只陈列的砚台,刘英德93岁的母亲回忆,当时冉老师还找她要了两个鸡蛋打碎了调墨汁。1947年,6岁的刘英德上学了,冉思源教他国文和体育。

  “我们都喜欢上冉老师的体育课。”冉思源挥汗如雨地敲击着战鼓,同学们扛着1米多长、酒杯粗、两头抹上红、黄颜色的童子军棍,在寨门外操练。

  “共产党来了你们怕不怕?”花林村12组78岁的李明宣当年在大寨分校上过女子班,她回忆在童子军操练之余,冉思源偶尔向他们问起这样的问题,“传说共产党杀人放火,大家都说怕。”

  “不要怕,共产党不打人杀人,专门为穷人办事。”冉思源若有所思,略有顾忌地安慰孩子们。

  “冉老师身材高大、皮肤白皙,待人谦和。”当地认识冉思源的人都这么说。然而好景不长,1948年6月17日(颜昌豪女儿颜淑云认为是6月12日),几十名特务包围了正上晚自习的学校,以查校为名,带走了冉思源。

  洗“铁脚板”、坐“老虎凳”、钉竹签子,李明宣说,第二天同学们见到冉思源时,他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不能行走,同学们筹钱为他雇了一副滑竿。

  “你们要好好读书!”在特务监视下,冉思源留下最后一句话,离开了南门。同日被抓走的还有南门人、张湾小学教师颜昌豪。

  “老师原是地下党!”1949年,颜昌豪、冉思源同在重庆渣滓洞英勇就义。后来同学们才知道,冉思源真名叫冉崇儒,四川省达县木头乡人。

  老师走了,刘英德幼小的心灵从此却有了挥之不去的先烈故事。

  烈士遗书给信心

  “我要将身边的先烈请回来,让大家不能忘记过去,更要珍惜现在。”

  “启明我的小宝宝,母亲在你一月又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小宝宝你是不幸者……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何人!”刘英德拿出一本残破的书籍,声音哽咽地念起湖南烈士赵云霄就义时写给女儿的遗书。

  这本《革命烈士遗书》是刘英德1980年在南门书店买的,至少看了20遍,“想起赵云霄与女儿生离死别的情景我都流泪。”

  “谁无父母,谁无儿女……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刘英德倒背如流,他由湖南烈士陈觉的遗书想到了小时候身边的烈士颜昌豪、冉思源,想起了他们开创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留下的孤儿寡母。

  颜昌豪女儿颜淑云回忆,父亲被捕时她只有6岁,家里还有妹妹和妈妈,后来妈妈和妹妹相继去世,自己成了孤儿,寄养在堂祖父家。她说,由于一直没有祭奠父亲的地方,自己只能在心里为他祈祷,现在终于有了祭奠的地方了。

  “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刘英德把书熟练地打开到77页,指出浙江烈士裘古怀这句遗嘱,他说:“我要将身边的先烈请回来,让大家不能忘记过去,更要珍惜现在。”

  “这本书给了我力量和信心!”28年来,刘英德一直把它珍藏在箱子里,空闲时就取出来看。

  “他真正读懂了这本书。”南门镇党政办主任徐志华动情地说。

  艰难建起纪念馆

  资金出现困难,他还“挪用”了母亲8000元养老金。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刘英德就有了修建烈士纪念馆的想法——第一轮土地承包,他将家里4个人的良田大部分换作“玉皇阁”这里的贫瘠土地。

  “就等着村里修公路。”从寨脚到寨上有200米陡坡,不方便运材料。2005年,村里着手修建上古寨的公路。2007年1月,刘英德谋划了20多年的烈士纪念馆随之开工建设。

  “你哪里来的钱搞这些”、“快70岁了,这种精神不简单”……一时间,南门镇沸腾了,人们纷纷议论刘英德修建纪念馆的事情。

  刘英德不管别人议论,独自一人开始砌石头。由于基础不牢,刚建起的圆柱形城堡垮了;刘英德又返工,因水泥用得少,一场大雨袭来,城堡还是垮了……

  “这里原是‘玉皇阁’,你怎么能太岁头上动土呢”、“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何不吃好点,耍好点……”城堡接连垮了三次,好心人劝他放弃。

  “我不信修不上去。”刘英德用足水泥浇筑,最后成功了。石料800块、买水泥5吨、购红砖4万块……很快,刘英德不但花光1万多元积蓄,找妹妹、女儿借来的钱也用完了,实在没办法,他“挪用”了母亲8000元养老金。

  为节省钱,除了打石头、浇筑混凝土、安装预制板等工序请人外,调灰、挑浆、砌砖等都是刘英德一个人干,最后剩下的1万块红砖,他起早摸黑背了20天。

  “没得劳累的感觉、后退的想法。”400多天里,刘英德常常两个月吃不上一顿肉;每天早晨买1元钱的包子,带上白糖开水就上了古寨,有时甚至睡在这里。看到弟弟如此忙碌,哥哥刘英华把老母亲接到自己家中赡养,让弟弟放心修建纪念馆。

  2008年6月17日,古寨上鞭炮声声,在两位烈士被捕60年后,耗资4万多元修建的“颜昌豪冉思源烈士纪念馆”竣工,同时向社会免费开放,刘英德也正式把家从场镇上搬到纪念馆。

  “他是南门人学习的典型!”南门镇党委书记朱兴俊,高度肯定了刘英德修建烈士纪念馆的举动,并表示将在资金、政策和物质等方面尽力予以支持,帮助他不断完善烈士纪念馆建设。

  记者 彭瑜 摄影报道

编辑:魏恒】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