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月1日《重庆晨报》报道:重庆市新命名的城市标准地名,将不再使用“村”字。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有关负责人称,今后审核城市新地名,“某某村”将被拒绝。但对现有带“村”城市地名,原则上不予更改。
地名是一种汉字标签,经过历史发展、人文沿革、日积月累而沉淀下来,更代表文化气质、精神图腾、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史的见证、优秀传统文化的化石,能给人美轮美奂的精神审美,能给城市沧桑美、历史美,能给都市人带来内在的精神幸福。前不久,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还确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实践证明,一个城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懂得尊重历史。对于一座历史名城,之所以称她古老,就是因为在这座城里到处可以看到具有历史色彩的建筑。比如罗马和雅典,它们比邻相对,古风悠悠,静静地向人们展示自己斑斓多姿的文化和历史。比如牛津大学的“津”,意为渡口,泰晤士河和柴威尔河在此会合。当时河水不深,用牛拉车即可涉水而过,牛津由此得名。英国人一点也不觉得土气,反让这种700多年的“牛粪香味大学”成了世界教育圣地。
可我们的城市文化发展却有浓重的喜新厌旧习气:历史悠久的老街道要让位于光怪陆离的城市规划,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要服从“权力审美”和“长官意志”,公共绿地要服从于商品房的开发,文化韵味和城市气质要乖乖地听“经济大人”的话。反映到地名修改中,安徽徽州改为黄山,云南思茅改为普洱,河北有政协委员嫌“石家庄”不够响亮等,政府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城市更加现代化、时尚化。如果在北京寻找一所100年~150年的老房子,也许很难找到,但在波士顿的大街上比比皆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经典,似乎成了“现代化”的拦路虎。以至于保护文化、敬仰人文,倒成了一种“保守势力”,这实在是现代文明的“文盲倾向”,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灭顶之灾。重庆的“摒弃农村味”措施,不正是这种舍本逐末行为的代表吗?
看看时东陆教授在《美国城市比中国的更古老》中的谆谆教导:“除了北京和西安,其他大多中国城市已经几乎看不到清朝末年以前的建筑。即便有,也是少数的古迹(比如庙宇和墓地),而不是民居。”“很难想象世界上任何文化会如此疯狂地连根铲除自己的文化与历史,而用别人的文化来宣称是自己的现代。”
如果说,带“村”字的都是土气,那么,大邱庄、华西村是农村吗?那里的人们照样奔小康。北京奥运村里住的多是体育精英,但人们注重的是奥运精神,而不是肤浅的名称。重庆有关部门的做法,实在是崇洋媚外、内心极其缺乏自信的表现。(雷振岳)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