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在城市未来建筑设计规划上会不会出现新的调整?在对公共安全和灾情避难场所设施的配备上有没有新的举措?昨日,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王松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问题已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实践的证明,成都市的高层建筑规划政策导向不会因本次地震而调整。
高层建筑规划不会调整
“一座城市应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在这样的城市中有高层建筑,也有多层建筑,我们不会因为地震而对我们的城市规划做出调整!”王松涛的开场白坚定且信心满满!王松涛告诉记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已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不仅如此,成都中心城区的高层建筑,在本次地震中也未受影响,“它的安全性是经受起了考验的。”王松涛称,建筑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是由建筑标准所决定的,建筑的安全性通常与建筑质量有关,包括规范标准(设防)、严格的建筑设计、严格的建材、严格的施工,这与房屋的高度没有直接关系。
“我市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依然要鼓励向空中要资源的规划政策导向。”对于城市高层建筑的规划,王松涛明确向记者表示,无论是基于科学已经证明了高层建筑本身的安全性,还是城市一直面临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对高层建筑的发展是鼓励和提倡的,这一政策不会因为本次地震动摇和调整。
城市规划更重公共安全
“因为地震的突然发生,成都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上会更加注重公共安全,通过调整区域的开发强度等手段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在昨日的采访中,王松涛还向记者透露,目前我市已经加快了成都城市综合减防灾的规划编制进程,这项综合性规划包括了人防、地震、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灾害防减专题。据了解,其中,第一个专项规划——关于中心城区避难场所和通道的规划,已经在本月13日率先编制完成。“按照这一规划,今后我市会在一些有条件的社区、学校、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选点,建立临时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
王松涛介绍说,避难场所的设置是分类分级的,有的是相对比较大块的,可容纳比较多的人,待的时间比较长;有些是针对临时性的,主要解决密集城区里一些应急性的避难需求。“我们会利用一些现有资源,例如开阔地带、一些学校和机关的空地等等,有意识地选择这样一些地方作为我们避难场所的选点。”同时,规划中还对我们的每一个避难场所的建筑、设施等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对于每一个避难场所,都要有独立的电源、水源、卫生设施等,确保在灾害发生时,不受公共供应的影响。 而对于紧急疏散通道的设施,王松涛说这主要是为了在中心城区高强度高密度的聚集区,怎么快速在灾害发生时,把人群疏散到大面积开阔地带等。(记者 李凌翌)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