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城要搬家了。处于地震断裂带的北川县城,在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后,将作为地震博物馆,供世人凭吊。近日,建设部的专家组经过20天的考察讨论,提出一个北川异地重建的方案———在安县境内的板凳桥区域内重建北川。这一方案将北川和安县这两个兄弟县连在了一起。同属于绵阳范围内的安县,在这次地震中,受灾情况仅次于北川。为什么要选址板凳桥区域?重建将面临哪些问题。本报(新京报)分别与北川县委书记和安县县委书记进行了对话。
北川书记
北川安家板凳桥比较理想
认为行政区划问题需要上级安排,将打造一个浓郁羌族气息的新北川
6月11日,刚在唐家山堰塞湖视察后的北川县委书记宋明,向记者讲述了北川重建的基本思路,他希望在今后的重建工作中,打造一个带有浓郁羌族气息的新北川。
选址 板凳桥是比较理想的地方
新京报:重建北川,为何要选择异地重建?
宋明(以下简称“宋”):原来的北川县城处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这次地震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房屋基本全部垮塌。
另外,北川县城所在地曲山镇在一个山坳里,长期存在着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所以这个地方已不适合再重建。
新京报:你们有没有参与迁址重建的调查?
宋:没有参与,这个主要是由专家组在做。我们只是派出联络员,给专家们提供一些资料,做一些后勤工作。
新京报:目前北川异地重建的方案中,把新址选在了安县的板凳桥,你有什么意见?
宋: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地方,这是专家调研的结果,最后还是要看国家的审批。
新京报:你觉得板凳桥有哪些优势?
宋:这个方案还没有经过国家审批,不太好讲。
但是,板凳桥不在地震断裂带上,不会受地震太大影响。其次,北川新县城预计5年内将达到3万至5万人,需要一个大的发展空间,板凳桥具有将近七八平方公里的平坦地貌,符合这个条件。另外,板凳桥在历史上就是羌族聚居的地方,有文化的根和最原始的血脉。同时,板凳桥基本上都是农田,拆迁量不是很大,可操作性比较强。
协调 首先要考虑大区域的利益
新京报:据说,专家们也考虑过把新址选在北川的擂鼓镇。你觉得擂鼓符合重建条件吗?
宋:之前也曾考察过擂鼓镇,但是擂鼓也处于这个地震断裂带上,这次受损也比较严重。擂鼓镇的区域面积比较小,同样不适合建新县城。
新京报:目前北川境内,没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地方?
宋:北川行政区划内九成以上是高山,选择性比较小,不能突破地震断裂带这个危险。我觉得北川的选址应该放到一个大方面去考量。
新京报:如果在安县重建,势必要遇到行政区划重新划分的问题,有没有困难?
宋:这个需要上级部门统一安排,不是我们和安县能够决定的。我想,这个是需要从整体和大局来考虑的,首先是考虑大的区域的利益。
这次地震带来的灾难是客观的。另外,我们北川受灾以后,安县的干部群众在自救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非常感激。
发展 争取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新京报:你对新县城的未来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思路?
宋:这个已经考虑很久了。我提出了一个16字方针,“安全易居,发展富裕,特色文化,绿色生态”。前两个方面之前已经提到了,后面的“特色文化”是这次重建北川给我们羌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契机。这次重建,要体现羌族文化的风格。
新京报:具体怎么执行这个思路呢?
宋:首要的项目就是重建县城,有我们大量的愿望和寄托。其次,就是对地震毁坏的旧县城,和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进行保护。我觉得这是地震给我们留下的一笔遗产,我们要把它们利用好,给后人一个悼念、科研、旅游的地点。
同时,还要重点考虑基础建设、路网的建设,让新县城连接周边城市和旅游景点。
另外,我们以前是山区民族自治县,社会事业发展比较滞后。要以新县城建设为契机,做好教育、文化、卫生等项目的重建恢复工作,能达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条件。
新京报:重建工作中,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宋:重建北川需要制定大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完成需要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我们正在研究国家提出的重建政策,找出我们北川最贴近,也最能争取到的政策,争取国家批准,给予政策机制上的倾斜。
新京报:你觉得什么时候能够完成重建工作?
宋: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三年见雏形,五年六年成规模。我想,五年之后,会有一个崭新的北川出现在世人面前。
安县书记
北川在安县选址 有欢迎有不理解
表示将会无条件服从大局,妥善处理好各方面问题
6月11日,安县县委书记王黎在绵阳参加了一个通气会。在会上,他与有关领导及北川县委书记宋明一起,交换了北川异地重建的想法。王黎对记者说,如果北川需要在安县境内重建,他将会无条件服从大局,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
选址 专家组没有给我们打招呼
新京报:你事前知道专家将板凳桥列为北川新县城选址的方案吗?
王黎(以下简称“王”):这个我之前不知道,昨天刚在网上获悉了这个消息。目前,我们正在忙于救灾,救济和安置。
新京报:对于在板凳桥选址建新北川,你有什么想法?
王:现在这个方案还没有获得审批,我不好多说什么。但现在还不是最终的结论,我确实不好表态。
新京报:据了解,安县境内的安昌镇和黄土镇,也是这次北川迁址的考察地点?
王:这个我还不清楚,专家组没有给我们打过招呼。
新京报:安昌镇是原来安县的旧县城所在地,为何后来县城进行了搬迁?
王:一个重要原因是,安昌处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地质灾害频繁。2002年我们申请国家批准县城迁址到花荄镇,获得了审批。
协调 有人认为安县从此不再完整
新京报:如果最终确定北川县城建在板凳桥,你有考虑吗?
王:我会尊重专家的意见,肯定会无条件服从大局,这是国家来决定的,是政治上的要求,我会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
新京报:其他人会有想法吗?
王:当然会有,我了解到的群众和干部有两个方面的意见。其中一个是持欢迎态度,第二种就是表示不理解,持反对意见。从感情上,文化传承上难以接受。
对于第二种想法,我也能理解,但是会跟他们做好工作。
新京报:为什么会有人难以接受呢?
王:因为安县也是有1000多年历史的县城,如果在安县内重建北川,势必会打破目前安县行政区划,有些人会认为安县从此不再完整了。这些不光是被划走的人不理解,没有被划走的人也会觉得从感情上,历史传承上难以接受。
新京报:你会怎么做工作呢?
王:这个道理很好讲明白。这次地震对于北川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北川也是我们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作为兄弟县,应该给予更好的帮助。相信老百姓能够理解。
未来 我们会争取一个多赢结果
新京报:安县这次受灾的情况怎么样?
王:全县80%的地区严重受灾,50%的房屋倒塌,剩下的九成房屋成为危房。
新京报:对于安县的灾后重建,你有什么考虑?
王:我觉得首先还是规划,虽然现在还没有北川重建明确的方案,但是我们先做好自己的规划,等最后他们的方案确定后,再做调整。
新京报:北川异地重建工作,你希望有个什么结果?
王:我们会争取一个双赢和多赢的结果。(记者 涂重航 秦斌 摄影)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