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性如同水下的冰山,平常时期,相安无事,其或真或善或美的本质无法看出或者无法进入公众视野。一旦非常事件来临,人性的本质才能获得显现的载体。
“5·12”震灾,震撼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地震中数不清的奋不顾身救助同胞的英勇事迹,感动着十三亿国民。在全国各地,每一个有良知的公民都在用自己微薄之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然而,也有“非常”之人,在这个时候做出“非常之举”。把自己的不太光彩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被舆论调侃为“范逃跑”的震区教师范美忠,是其中的“佼佼者”。另外一个在抗震救灾期间引发争议的人物是地产大亨王石,他关于捐款的言论也曾激起公愤。
这两件事情,人们对它的评判,已成定论,似乎没有再评论的必要。是的,有关范美忠和王石的不是的指摘和罗列已经足够多,笔者不必也不想再重复。笔者只是想,在我们这样一个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出现这样的一些人,我们是应该尽量包容他,还是要将其“审判”到底?我们的“审判”是不是某种程度上不是在“打倒”他,反而在成就他?或者,这一审判本身就是处于价值迷失状态下的我们的一种感情用事?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建构一种更为理性的评判模式?
从这个角度看,对“范跑跑”们的理性评论,也是我们这个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价值重构——起码是主流价值重构的良机。
这些价值包括什么?毫无疑问,它应当包括自由、平等、博爱、正义的观念,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善美、诚信、孝道,以及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等作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价值之间不是互为独立、单独成立的——很难想象,一个深刻理解自由的人会不懂博爱。这些价值应该是相互融合,彼此有机地成为一体,综合地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品质,进而夯实社会的价值基础,使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价值生态。
曾经,我们期望通过精英影响来建构起这些价值。但是,从某些所谓精英的言论看,他们所带给社会的,更多的是混乱。曾几何时,我们又反过来到草根阶层寻找。某种意义上,“2007感动中国年度十大小人物”,就是试图做出这一努力。今天,“范美忠”们与“王石”们的出现,似乎让我们感到双重失望。特别是某些精英,以及一些为其言论辩解的同类精英,从他们的言论,我们不但对其作为精英感到怀疑,对其企业社会道德的缺失感到愤怒,甚至怀疑到他们作为成功企业家的“成功品质”。把这些精英们作为崇拜对象的年轻人还有不少,如果任由这样的盲目崇拜发展而不加矫正,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有人说,一个不懂得忏悔的民族是令人失望的、前途渺茫的民族。今天,范美忠与王石需要忏悔,我们这个社会也需要忏悔。范美忠与王石需要忏悔的是,他们为什么在获得成功后,还要这样来“回馈”社会?整个社会需要忏悔的是,为什么会培养出这样的“成功者”?
从这个意义上看,主流价值重构是迫切而必需的。而只有我们这个价值生态可以自我清除一些废物和糟粕时,才能在价值浮躁的今天捍守一种积极的价值共识,进而真正推动个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作者: 王文琦)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