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消息,北京目前29处公园、绿地具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这些公园预留了应急棚宿区,有做成花坛的应急饮水台,草坪广场也可起降直升机等。(《新京报》5月27日)
刚刚过去的汶川地震,也暴露了一些地方在应对突发灾难、紧急避险能力水平等方面的缺陷不足。此次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邀请有关专家召开了公园防灾避险工作座谈会,对于应急避难场所工作进行改进加强,不失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之举。但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建了这么多应急避难场所,市民究竟了解多少?灾难当前,人们是否知道应该如何利用应急避难场所?
记得去年《新京报》曾于11月2日至3日对北京市民进行了随机抽样电话调查。在接受调查的650人中,有半数未听说过应急避难场所。而在剩下的300位市民中,有55.7%不知道距自家最近的一处避难场所在哪里。这个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市民对应急避难知识的匮乏和应急避难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也说明有关部门的宣传有待加强。有的避难所甚至没有明显的规范标志牌,以至于百姓对此项工作了解甚少,对这个概念都很陌生。一旦有各种突发情况、灾情发生,百姓就有可能因为不熟悉避难、救灾的有关程序和设施,找不到甚至根本不知道应急避难场所,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在这方面一直有一个误区:担心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大规模宣传,怕引起市民的恐慌心理。其实,灾害、意外事故不可避免,关键是要在救灾应急设施的硬件和民众防灾意识教育、技能培训的软件上加大投入,只有平时建设、宣传到位,灾难来临时,政府和百姓才能从容应对。
□韩雪(北京 市民)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