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世遗”名号不会失
“万幸的是都江堰还在。”几乎每个都江堰人都跟记者说这样一句话,有220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受住了地震灾难的考验。
据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介绍,强烈的地震给都江堰水利工程带来了一定损害,造成都江堰渠首鱼嘴开裂、地下控制室沉陷、启闭机大梁移位和破裂、沙黑总河堤岸沉陷等。但这些都不是对都江堰的根本性损害。
经过连夜抢修,5月13日下午内江灌区的生活、工业生产供水基本恢复,沙黑总河也于5月17日上午恢复通水。目前抢险工作基本完成,都江堰灌区初步具备临时输水条件,已恢复输水,并恢复灌溉面积1030万亩。
眼见水利工程纪念性建筑的二王庙之殇,以及附近一片人文景观的受损,让外媒一度发出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名号是否会失去的疑问。对此,卞再斌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傲立就是最好的“定心丸”。“作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本身才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附属文物的损毁让我们痛心,但是还不至于使其失去文化遗产名号的程度。”
中国国家文物局也明确表示,这项世界文化遗产不会被除名。“就像一个人穿的衣服破了,那不能说这个人就会死掉一样的道理。”卞再斌说。
脆弱的木结构其实最防震
“当然,这种心痛还是很剧烈的。”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文物保护的专家,卞再斌从切身之痛中提出了自己的反思。
“我们在考察中发现,倒塌的古建筑大多数是砖木和砖混结构,这些都是民国以后,对这些建筑进行不断修复过程中加入的。”卞再斌认为,这些修复工作不仅没有对古建筑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相反还降低了其抗震能力。
青城山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就在旁边,也属于山体滑坡地段,但是损毁要轻得多。因为区内基本上是传统的木建筑,榫卯结构,非常有抗震力。这启示我们,在对古建筑进行修复时,不要随意改变其原有结构和材料,必须尊重古人的建筑智慧。算是这次灾难给我们的一个教训。他感慨地说。实践证明,轻型木结构因其自身质量轻,强度高以及结构的高次超静定等特性,能最大可能地避免地震损失。
广东省文史馆史学院院长、著名文博专家黄淼章非常赞成这一点。“看起来脆弱的木结构其实最防震,但是过去我们都忽略了这一点。”
“另一点是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都江堰就是一个尊重自然规律而屹立千年的最好例子。”卞再斌表示,他在跟随国家文物局专家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文景观存在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现象。“古建筑荷载不能过重,庙宇建筑本来就应该保持一层结构,但是不少景区为了增加旅游资源,不惜改变原有结构一再加盖,并用水泥、钢筋等现代材料来取代,这也大大增加了文物保护的风险。”
浩劫催生文物灾难预案
“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损失巨大。”参与考察本次巴蜀文物之殇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用这样的话来表达内心的焦灼。
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四川地震灾区包括成都、绵阳、德阳、阿坝羌藏族自治州14个地区共39个县、市,涉及世界文化遗产1处(即都江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84处,另外包括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藏、羌碉楼与村寨,共计文物保护单位近千处。和二王庙一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州领报修院同样全部垮塌;绵竹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古建筑、理县桃坪羌寨局部垮塌。此外,四川省馆藏文物损失1800余件,其中,有珍贵文物(国家三级以上文物)151件,另外部分文物尚未鉴定。
受到浩劫的还不仅仅是四川。“地震给文化遗产造成了非常惨重的损失。”除了四川以外,由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带队的国家文物局抗震救灾调查组,正陆续在陕西、甘肃等地对灾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管单位和博物馆受损情况进行实地查勘。他预计,这个查勘最少需要三周的时间。
“除了对天灾难抗的无奈之外,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很多。”卞再斌表示,“假如我们在保存文物的时候能够对潜在的灾难多一些预判;假如我们能够在文物场馆建筑时多考虑一些抗震设计;加入对这些古建筑有更多的保护,也许能减低悲剧的惨烈。” 据悉,对于重大灾害的文物保护应急预案,有关部门会同一批专家正在紧急讨论和制定当中。
文物是人类宝贵遗产,是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相当一部分专家对文物存在的隐患感到忧心忡忡。国外也有很多现成的经验,如日本国内的博物馆陈列柜都具有防震功能,一些处在地震频发地带上的文物建筑,整体进行防震设计。还有专家提出,现代人对新建筑有防震要求,也应对古建筑有防震要求。(文/本报特派记者 邱瑞贤 海国)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