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 王念法口述 本报记者 赵亚辉整理
【阅读提示】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王念法,和他的队友们一起,在都江堰、绵竹汉旺镇、北川等地震重灾区,进行了216个小时的生命救援,从废墟下救出了49个生命。近几天,王念法和他的队友正在绵阳休整、待命。利用这个间隙,他向记者讲述了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他说,这不仅是为了保存一份记忆,更重要的,是为了今后的紧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5月12日14点52分,北京】
手机响了,是紧急短信
2008年5月12日14点52分,我正在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办公室里,整理地震救援训练安全手册。
突然,手机响了,是紧急短信: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中心启动一级应急预案,救援队员马上到三楼会议室集合。
7.8级,我脑子嗡的一下,“这么大的地震,几十年来都没有过!”
我以最快的速度直奔三楼会议室,那里已经有不少人了。中心主任吴建春立刻传达了灾情,估计很严重,救援队要立刻整理装备物资,迅速准备个人物品,准备集结并赶往灾区。
中心立刻忙碌起来,大家分头准备。我家离单位远,没时间回去了,我给怀孕的妻子打了个电话,说我要去四川灾区,不用等我吃饭了。
妻子沉默了一下,说,你放心去吧,不用挂念家里。
16点30分,所有赴灾区人员在楼下集合,出发前往北京丰台南苑机场。18点05分,我们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各路队员从不同方向准时在机场集结,一共190人,领队是尹光辉主任和张明参谋长。
20点04分,两架大型军用运输机装载完毕,装上了两辆救援装备车,还有12条搜救犬。22点36分,飞机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机场。23点50分,我们向都江堰重灾区开进。
【5月13日凌晨,都江堰中医院】
“我在这,快点救我!”
凌晨1点10分,我们到达都江堰。
灾情最重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都江堰中医院,一个是聚源中学。
我随第一组到达都江堰中医院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废墟,我们立刻分成两组,一组带着搜救犬进行搜索,我带另一组进行人工搜索。
这时,天空下起了大雨,我们没有带雨具,也顾不得了。
我在废墟上不停地大喊,有人吗?有人在吗?边喊边听,当我搜索到住院部时,终于听到废墟下面有人回应,“有人!我在这,快点救我!”
这是个女孩的声音,我赶忙仔细观察,她被楼顶的楼板和砖块埋压。我问她:“你旁边还有人吗?”她说:“还有一个。”
我说:“你们别怕,坚持一下。从现在开始,你不要说话,要节省体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们破拆了部分预制板,距受困者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突然听见安全员大喊“有余震!”我们只好飞速撤出。
余震过后,我们又进入废墟,我用手电往她被困的位置照去,问她能看到吗,她说能看到。我离她就一臂长的距离,但是却够不到她,好着急啊!
终于挖掉了她身旁的瓦砾,这时,对讲机里一个声音在呼喊,“王念法,收到请回答”,是尹光辉领队在叫我。
他说又发现了一个最重的灾区,是新建小学,被埋压了很多学生,要立刻过去一个分队救人。
【5月13日7点20分,新建小学】
她的左手被压扁了,我的心很痛很痛
6点55分,新建小学大门口。
废墟中,一名护士高举着一瓶液体,不停地对一名被压埋了一半的女孩说,“不要害怕,姐姐救你来了”。还有另一名解放军战士用撬杠在撬预制板。
我快速跑到这孩子的身旁,只见她脸上都是雨水和泥沙,一块预制板压着左手,1/3的身体在另一块楼板下。
孩子哭着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我含着泪大声说:“妈妈在外边等你呢,你是最坚强的孩子。”
我做好了支撑,又叫了两个队友,我对他们说:“听我口令,我喊到三,你们用最大的力往下压撬杠。”
7点20分,当我把孩子救出来时,发现她的左手已经被压扁了,我的心很痛很痛……
【5月13日9点10分,新建小学】
看着被废墟围困的孩子,总理的眼睛湿润了
7点21分,我听见同事王爽在喊我,“念法快点过来!”
我跑过去,有一个女孩困在一根横梁下,这个下落的横梁砸在课桌上,课桌又砸在她的腿上。她受了伤,不停地哭。
我对她说:“听叔叔的,不哭好吗?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喜欢不哭的孩子。”她还是一个劲哭,我让王爽和她一直说话,稳定她的情绪。我找来止血带,把她被压的腿部系起来,然后利用液压剪,剪断了课桌的支架。8点16分,我轻轻把她的脚从被剪断的课桌下抽出,她得救啦!
救出她的时候,我也软在废墟里,一直高度紧张,有些虚脱了,两腿有点发抖,浑身都是雨水、汗水和泥沙。
这时,工程师司洪波又大声叫我过去。一名男孩被困在废墟下,塌落下来的横梁砸在课桌上,课桌上的木面和钢架一分为二,这个男孩被压在下面。
要救出他,很困难,只能用扩张器。我爬进去,在这个孩子面前,把扩张器打开。
这时,这名小男孩身后又传来一个女孩的声音:“叔叔……”
“里边还有人!”我仔细察看,在这名小男孩的右侧,是个已经罹难的女孩,再往里,还有个小女孩活着。
我让司洪波和两个孩子不停地聊天,我找准时机,一打手势,队友迅速启动液压泵,打开输油阀,我迅速把压在小男孩身上的课桌架夹扁了。
8点49分,小男孩被成功救出。
要想救出女孩,就必须把挡在小女孩外边的尸体转移走。时间太珍贵了,我用最快的速度把压在尸体周围的课桌钢架全部剪断,用裹尸袋把这具遗体移出废墟。
就在这时,温家宝总理来到了新建小学救援现场,这是地震发生第二天早上9点10分。
看着被废墟围困的孩子,总理的眼睛湿润了,他和被压埋的男孩李雨晴和赵基松说了好一阵话。20多分钟以后,总理才离开。
9点38分,我们救出了尸体旁边的女孩;9点50分,李雨晴被成功救出;10点03分,赵基松被成功救出;12点07分,我和李尚庆又救出了被压埋很深的女孩沈桂芬。
到17点,我这一组又救出3名幸存者。搜救犬经过仔细确认,这里已经没有生命迹象。
这时,王志秋处长跑过来说,接上级命令,德阳市绵竹汉旺镇受灾非常严重,要求我们国家救援队迅速前往。
17点05分,我们和在聚源中学营救的队友们会合。
依然下着雨,我的心情和天气一样阴晦。
虽然一天救出了24人,已经是我们救援队历史上最多的一次,但是还有很多很多同胞被压埋在废墟里,他们在迫切地等着我们去救。
我们没有耽误一分钟,紧急赶往绵竹汉旺镇。23点53分,我们终于到达绵竹汉旺镇。
【5月14日上午,东汽中学】
杨阳流泪了,不是因为自己受伤,而是因为不能继续救人
零点15分,东汽中学的废墟前,已经有消防队在这里救援。有个脑袋露出来的孩子,正在被营救,他的名字叫江涛。我仔细察看,他身上有大砖块,还有废墟上的大横梁,救援需要时间,立刻让医疗人员给他打点滴。
我找来一床旧被子,盖在江涛身上,帮助他保暖,又用木板盖在他头上,防止瓦砾落在他脸上。然后我和队友利用塌落的木材把大横梁支撑住,以防余震造成塌落。
随后,我拿出手动破拆工具,对大砖块一块一块往下凿,队友朱斌用手接着。空间很小,只能单人操作,我们轮流上阵。
6点40分,江涛被救出。
7点钟,我们在搜索时发现楼房后边有求救声,队友张健强冒着生命危险,窜进废墟仅存的窗户,进入到废墟里边察看。
过了一会儿,张健强出来了,说里面有个小女孩活着,名字叫小琴。我赶忙也进去察看,看着她痛苦的小脸,很心疼。我们立刻制定了营救方案,我叫队友们把窗户的铁窗全部剪断,方便队员们出入,又对墙体及横梁进行了支撑,然后对小琴周围进行破拆。
队友们开始营救小琴的时候,我又到了废墟的另一边,发现了幸存者魏玲,她也压埋得很深。
正当我们救援到关键时刻,突然大地开始摇晃,废墟上的楼板开始强烈摇摆。
是大余震!有人喊:“快撤!”
楼上有些构件开始往下掉,我们急忙往废墟外跑。我跑了出来,杨阳也跑出来了,但是崴了脚。队友卢源泉位置比较深,他冲出来的时候,被碎石砖绊住,跌倒在废墟中,受了伤。
我们赶紧上去,把他搀出来。糟糕,伤得不轻,好像骨折了。把他们送上救护车时,杨阳嘴里还说着,我没事,我要继续救人啊!杨阳流泪了,不是因为自己受伤,而是因为不能继续救人。
杨阳是四川人,而且就是汶川人,地震在他家乡发生,他的亲人还联系不上,不知道生死和下落。他不容易啊,地震发生到现在,一分钟也没睡过,一直在拼命救人。他多想为家乡出点力啊,现在受伤了,他的心一定很痛。
【5月14日23点48分,东汽中学】
在街边找个地方,躺下来就睡着了
12点10分,魏玲被救了出来。
废墟上有不少大型建筑构件,对营救工作制约很大。要想把废墟下更多的受困者救出,必须把这些大型构件移走。大约14点,我们不得不暂停了施救,由吊车拴着钢丝绳去吊出这些大型构件。
当大型构件越来越少时,我又听见废墟上的一块楼板下有人在呼叫:“救我!救我……”
我顺着声音,确定了他的具体位置。我大声安慰他:“你不要说话,保存体力,我们是国家救援队的,你很快就能出来,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李春阳。”
挡在他面前的是断了的预制板,我用液压剪把钢筋剪断,把扩张器放在楼板中间,用力往右拧,两边的楼板缓缓向两侧移动。
等扩出一定空间后,我爬到了李春阳的身边。他头朝里,脚朝外,胳膊被倒塌的砖块压着,不能动,我立刻对他进行简单捆绑。
我对他说,春阳,马上就出去了,出去时一定要闭上眼睛,要不然阳光会刺伤你的眼睛。
16点50分,李春阳终于告别了困了他两天多的废墟。
天慢慢黑了,夜色降临,我们的救援工作还在紧张进行。照明也亮了起来,周围营救区外的群众,都在默默等待,等待他们的孩子。
20点27分,我们又救出一个叫张岩的学生。
23点48分,王处长过来对我说:“念法,我们盯着,你去休息一会儿。”
好像已经快70个小时没有睡过觉了,我在街边随便找个地方,躺下来就立刻睡着了。
【5月15日8点,东汽中学】
终于听到妻子的声音了
2点20分,我正在睡觉,忽然被人叫起来。
“念法,快点起来,快去看看,快把小琴救出来。”我一咕噜爬起来,迷迷糊糊睁开眼,眼睛好疼,使劲用手揉揉。
从昨天早上7点开始,为了救小琴,队友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差不多20个小时了。我进入废墟中的巷道里,正准备清理压在小琴腿上的一具遗体时,小琴突然说话了:“叔叔,我想睡觉。”
我说:“千万不能睡觉!”我真怕她一睡就不会再起来了。我立刻让队友王爽和她聊天,坚决不能让她睡,我们抓紧清理压在她腿上的瓦砾和遗体。
6点30分,经过连续近24小时的营救,终于成功救出了小琴。
8点,我到车上吃东西的时候,看到队友谢鹏正在架设海事卫星。
终于听到妻子的声音了,她说每天都在关注着救援的情况。她还告诉我,她在小区门口替我给汶川地震灾区捐了200元钱,最后署名是一名在灾区救援的救援队员。
15点20分,我们发现了高二(6)班的苣柯,经过努力,19点52分,苣柯被安全救出。
【5月15日22点20分,东汽中学】
叔叔给我照张相吧,我要记住这一刻
队友们又发现一个被埋压的学生,叫薛枭。
薛枭头部上方有一根大横梁,当我正在操作时,突然听到横梁另一侧传来一名女孩柔弱的声音:“叔叔,薛枭怎么样了?”
还有一个人!我立刻让张健强营救薛枭,我往另一边爬。
“喂,能听得到吗?”我问。
“能。”
“你叫什么名字?”
“马晓凤。”
“你有没有受伤?”
“没有。”
“你周围是什么情况?”
“我周围是课桌。”
慢慢地,我把营救通道打通了。我看见上边预制板和下边的预制板只有20厘米空间,马晓凤是爬不出来的。
我让队友找了一根大约3米的棍子,让队友送来一瓶矿泉水,我把矿泉水的盖子拧松,然后用绳子捆绑在棍子上,小心地递给马晓凤,让她慢慢喝一点。
我找来一根输液导管,爬进通道,递给马晓凤。“你量一下,你头上楼板到下边楼板的距离,知道吗?”
她量好距离给我,我快速锯了5根木棍。
我爬进去,递给她说:“看我的手电光,在这儿支一根。”竟然不行,太长了,原来马晓凤刚才过于激动,量斜了。
我又赶紧把木棍锯了10厘米,再次爬进通道。这一次行了,一会就支撑好了。
马晓凤的头顶有四块预制板,身子下是单层楼板,我架好扩张器,利用上边预制板的重量,把下边单层楼板强行扩断。
22点20分,营救通道终于打开了,马晓凤马上就能出来了。突然,马晓凤说,叔叔给我在这照张相吧,我要记住这一刻。
看到她那瞪得圆圆的眼睛,看到她嘴角露出的笑容,我眼睛湿润了。
22点28分,马晓凤爬出了废墟,我把她抱上担架。突然听到围观的家长和志愿者们雷鸣般的掌声。
我把马晓凤抬到急救车上,临别前,她说:“叔叔,你能把联系方式给我吗?”
23点05分,薛枭被成功救出。
【5月16日下午,北川中学】
残酷的现实让人悲痛
凌晨大约1点,我们巡查了多次,没有再发现生命迹象。
我困极了,从车上取来毛毯,倒在街边就睡。
7点50分,队友董晓光来到我睡觉的地方,说早晨4点多有一次很大的余震,你知道吗?我一脸茫然,实在太累了,睡得像死猪一样,一点都不知道。
9点20分,我们开始整理装备和个人物品,接到上级命令,北川灾情严重,我们要马上转战北川县。
前往北川的路上,遇到了很多从灾区正在转移的灾民,他们的表情让人感觉悲壮。
下午,我们到达了北川县城。听当地人员说,在北川中学一个教学楼下可能还有幸存者,我和搜救中心总工程师曲国胜立刻前往北川中学进行勘查。但是,经过6个小时的凿破,一直没有发现幸存者。我们又调来了几只搜救犬,进行仔细的搜索,也没有发现幸存者,生命探测仪也没有生命迹象的显示。
所有的队友都很沉默,大家多想再找到一个幸存者,再救出一条生命,但是没有。残酷的现实让人悲痛。
【5月19日清晨,北川县城】
奇迹终于出现了
过去两天里,我们不停地搜索。在北川大酒店,在县政府,在公安局,在居民小区,在幼儿园,在看守所,在北川县城的各个角落……尹光辉、王洪国、曲国胜、王长春、张庆山带领着救援队员们,不断进行着人工搜索和搜救犬搜索,但一直没有发现幸存者。
19日清晨,奇迹终于出现了。王建伟带领几名搜救队员在菜市场周围反复搜索,在靠近河边的废墟中搜索时,搜救犬突然兴奋地叫起来。
队员们迅速仔细察看,听到在废墟中一个夹缝里传来了轻微的敲击声。发现了一名幸存者!
这是一位61岁的大妈,名叫李明翠,她很虚弱。她说她被压着,动弹不得。
队员们迅速行动,清理压在她周围的楼板断层及碎石块,随行的医疗队员张谦和张艳君则在一旁不停地鼓励她。
10点42 分,李明翠被救出。经过检查,她全身多处淤伤,双上肢骨折,但神志清晰,不会危及生命。
这是一个生命奇迹,在地震164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又救出了一名幸存者。
【5月21日,绵阳】
被救女孩打来电话:“叔叔,谢谢你,我好想你”
中午12点,按照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定,我们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要离开北川,赴绵阳休整并等候下一步指令。
这几天在北川,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是没能找到更多的幸存者。就要离开北川灾区了,心情无比沉重。
到达绵阳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我救出的那个小女孩马晓凤打来的,她对我说:“叔叔,谢谢你,我好想你。”
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生命高于一切(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赵亚辉
《人民日报》 ( 2008-05-29 第08版 )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认识王念法已经5年了。
第一次见到他,是2003年在伊朗巴姆地震灾区,那时他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一名勇猛的队员。这一次在四川,他已经成长为带领小组实施救援的教官。
7年来,王念法经历了多次跨越生死的救援。阿尔及利亚地震,伊朗巴姆地震,印度洋大海啸,巴基斯坦大地震……一直到这一次的汶川大地震。
每一次,他都无所畏惧,冲锋在前,拼尽全力。
这一次,灾难发生在祖国,他和所有救援队员的心情都格外沉重。看到那些受难的同胞,他们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抓紧每一秒,争取多救一个人。
在都江堰,在绵竹汉旺镇,在汶川映秀镇,在北川,念法和他的队友们在48个点上,进行了216个小时的救援,其中,前几天不间断连续作业时间超过120小时。
在废墟下,他们共救出了49名幸存者,协助指导其他救援队营救出12名幸存者,帮助定位36人。
除去这些,他们还清理出了1080具遇难者遗体。相对于幸存者,他们其实每天面对更多的,是死亡,是逝去的生命。
不错,他们是专业的救援队员。但是,他们也是普通人,面对逝去的生命,他们也会悲哀,也会难过,也会流泪,也会软弱。
我见过念法流泪,也见过其他救援队员流泪,但是,让我尊敬的是,他们会一边流泪,一边继续钻进危险的废墟,去拯救可能存在的生命。
面对危难,面对死亡,他们没有逃避,他们想方设法冲上去。不仅仅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更因为他们深深地相信:生命高于一切。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