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灾区气象服务:天气预报和灾害赛跑

2008年05月29日 05:58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气象服务是抢救生命、科学救灾及灾后重建的重要保障——

  灾区气象服务

  天气预报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但是,为了灾区,我们一定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天气状况极大地影响着整个抗震救灾的进程,精细、准确的天气预报是抢救生命、科学救灾及灾后重建的重要保障。

  灾情就是命令!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气象局及四川、甘肃、青海、陕西、重庆等省(市)气象局立即进入Ⅱ级应急响应状态。中国气象局组成高效、统一的指挥系统,并派出3个工作组赶赴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常务副主任端义宏说,“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和灾害赛跑!”

  观测——

  先进设备千里驰援,观测员在余震不断的室内坚守岗位

  据中国气象局初步统计,受地震影响,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贵州、宁夏、青海等8个省、区、市气象局所属的170个气象台站损失严重。灾区气象部门的4部天气雷达被严重损坏,163个区域气象站无法传输气象资料。其中,四川北川、绵竹等7个国家级地面站自动站设备和人工观测设施全部被毁;甘肃省陇南市气象台业务系统全部瘫痪,观测信息传输、气象预报服务等无法正常开展。

  端义宏说,和我国东部相比,这些地区气象站点本来就比较少,地震又把不少站点毁了,气象观测能力遭到重创。“观测是预报的基础,可用的气象资料少,预报员就难为无米之炊。”

  抗震救灾,气象保障服务一刻也不能中断。移动气象应急车、移动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一批先进观测设备从北京等地千里驰援,迅速运抵灾区,为气象部门开展抗震救灾精细化预报服务提供了“千里眼”、“顺风耳”。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启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加密监测模式,每隔15分钟向各地提供一张卫星影像云图。

  与此同时,气象部门抓紧抢修受损的监测设备和通信网络,调集技术力量和设备,确保气象基本业务正常运行。

  在震区中心汶川县,余震持续不断。54岁的县气象局观测员张素英和同事一起,镇静地完成了所有的观测项目。张素英说,“说不怕那是假的,特别是在室内观测气压时,我们的心都在抖。”

  汶川县气象局局长付如友介绍,就在这样艰苦、危险的环境下,他们没有丢失一份资料,没有中断一次观测,没有间断过一次气象服务。  

  截至5月25日,气象部门组建了由186个国家级观测站、9个探空站、11个多普勒天气雷达站、3个应急移动气象台、2部移动雷达、1024个区域观测站、风云二号气象卫星C/D双星、5个军地联合应急观测小分队和9个野外应急观测小分队组成的天气加密观测网,开展加密气象观测,为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全方位、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

  预报——

  首次公开发布面雨量、云量、云底高度等精细化预报

  5月12日至5月28日,短短十几天时间里,四川地震重灾区已经出现4次降水过程。气象专家介绍,川中盆地高湿、低云,雨雾雷电多,“蜀犬吠日”指的就是这里很少见到太阳。这次震区所在的川西高原地形复杂,天气变化无常,甚至“隔山不同天”。

  天气多变,重任如山。各级气象部门千方百计提高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率,减轻天气的不利影响。

  地震发生后,中央气象台每天7时、11时、16时30分各制作发布《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气象服务专报》一次,预报未来一周四川、重庆、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地震灾区天气趋势,包括汶川等地每天的精细预报。在5月19日的专报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预报内容:灾区青衣江、沱江等5条河流上游的精细面雨量预报。

  “面雨量”是整个区域内单位面积上的平均降水量,能较客观地反映整个区域的降水情况,为堰塞湖排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面雨量预报难度非常大,这是中央气象台首次公开发布面雨量预报,对抗震救灾决策起到了参考作用。”端义宏说。

  此外,专报中的云量、云底高度等内容,也是气象部门通常不做预报的。“只预报多云、少云,不能满足抗震救灾需要。”端义宏说,“我们分10个档次预报云量,并对云底高度作出预报。”

  一份份预报产品,凝聚着全国许多气象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精细、准确的天气预报,成为抗震救灾的重要依据。5月20日地震灾区普遍出现较大降雨,气象部门13日就捕捉到其踪迹并提前发出预报预警。19日晚,四川金川县群众被紧急转移到安全位置,帐篷、物资全部安置到位。20日晚,电闪雷鸣,大雨如期而至,泥石流袭击了群众原来安营扎寨的地方。由于转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害。

  服务——

  及时开展帐篷内温度观测,宣传雷电预警预报和防雷知识

  目前,灾区大量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居住在帐篷中。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四川省和甘肃省气象局在受灾人员集中地,及时开展了帐篷内温度观测。

  观测结果发现,灾区白天气温较高,帐篷内的温度较室外气温要高2℃—5℃。气象部门及时发出提醒:请注意通风透气,加强对环境以及污染水源的消毒工作,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

  四川等灾区即将进入主汛期,雨水、雷电等将对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新的挑战。随着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加强雷电预警预报和防雷知识的宣传也成为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四川等地震灾区是雷击灾害较严重的地区,特别是在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居住的帐篷多设在空旷的室外,且帐篷都为钢架结构。要提醒灾区注意防雷减灾,避免雷电引发人员伤亡;要加强雷电预警预报、防雷知识的宣传,把防雷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5月23日,中国气象局发出《关于做好地震灾区防雷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目前,四川、陕西等地气象部门已经着手开展灾区防雷减灾服务工作,组织技术人员设计救灾帐篷、过渡安置房、临时学校、办公场所防雷方案,出资援建防雷示范工程,增强受灾群众防雷减灾的意识和知识。(刘 毅)

  气象科技服务灾区(延伸阅读)

  便携式自动气象站

  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雨量等气象要素,可根据监测和服务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架设,获取气象信息,又可作为环境监测的补充观测仪器。

  气象无人驾驶飞机

  具有自动导航、自动驾驶功能,能在机载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下完成预定航线的飞行,并实时涓埃女冠飞行轨迹和探测数据传回地面;能携带机载仪器探测大气的各种物理、化学状态,如大气温、压、湿、风,云微物理参数,大气化学成分,也可携带遥感仪器获取地表和大气的遥感资料。

  移动气象台

  能在现场更直接、更快速、更准确、更方便地采集气象信息,且能覆盖固定气象台的观测死角。有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时,可到现场进行临近天气预报。可实时收集现场视频信息,提供给决策者使用。

  移动多普勒天气雷达

  可以有效捕捉和识别云粒子的相态,对有效监视夏季暴雨、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这种雷达具备一定的机动能力,可根据应急服务的需要进行部署。

编辑:邱观史】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