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锅造饭,二十多个“黑脸儿”在烟雾中忙碌着。
绵阳市安县晓坝镇,成片的蓝帐篷旁的炊烟,仿佛让人看到古代行军打仗场景。
但这是地震灾区。“黑脸们”是来自重庆的厨师团,他们的任务是:让6000多灾民和1000多名救援人员吃上热乎饭。
每天供应米饭1.5吨
昨日15时40分,晓坝镇灾民安置区旁,一个大型露天厨房升起阵阵炊烟。
土坡上挖几个大坑,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锅架起来,半锅水沸腾,直径一米的大圆木桶立在锅中。“火旺点,再旺点。”一个小伙儿往坑内塞木板,他五米外的木板堆,近一人高。旁边大桶的米饭率先出炉,厨师刘福彬用脸盆当饭勺。煮饭区旁边,堆起的圆白菜面积像篮球场那么大。几位女厨用大刀切菜。
厨师共22名,是重庆市5家知名餐饮企业组成的厨师团。团长会智勇介绍,米面粮油和蔬菜,厨师团从重庆拉来28吨。光每天为安置点煮的米饭,就有1.5吨。
6天能吃两顿肉菜
会智勇说,这个安置点的灾民,主要来自晓坝镇茶坪乡和北川。地震后的一星期,灾民们虽然得到了各方的食品援助,但他们没吃上一顿热饭,很多灾民用矿泉水泡方便面。6000多名灾民和1000多位救援人员的吃饭,成了大问题。
6天前,厨师团赶到灾区,带来了南瓜、洋葱、卷心菜、番茄等蔬菜,周边地区,又支援了数十吨圆白菜。每天凌晨6点,厨师团就开灶,一直忙到晚上9点。
10个大铁锅,7个装饭的大桶,15个大蒸笼。即便这些设备也远远不够,灾民们每餐只能吃上一个菜,6天来,灾民们就能穿插吃上两顿肉菜。
厨师选24个灾民徒弟
只在大铁锅旁站了五分钟,记者身上就出了一身汗。而像刘福彬这样的厨师,整天都在铁锅旁边。“从来没给这么多人当过厨师,一天蒸十几次‘桑拿’。”
一个20多岁的小伙皮肤有三种颜色,靠近灶底的双臂呈红色;裸露在阳光下的皮肤是黑色,而胸前则一片白皙。
刘福彬说,别看做的饭量大,但制作程序还是按照餐厅的标准,卫生更是绝对保证。但他担心的是,这22个厨师,根本无法长时间应付如此大的工作量。
“这只是暂时的,最终还要靠他们(灾民)自己。”会智勇说,厨师团选了24个灾民,作为他们不用拜师的徒弟,每天带他们来熟悉煮饭流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他们也将担当起灾区厨师的重任。(记者李天宇)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