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车帮解放军运机器
翻过紫金铺水库附近的高山,走过漫长的国道公路,穿过漆黑杂乱的友谊隧道,小刘步行很快,虽然大家负重差不多,但他却不时将记者两人甩得老远。
他主动提出帮记者背包减轻负重。他解释说,自己上中学时喜欢登山运动,因此对走山路比较在行。他尽量减少饮水,记者递水让他解渴时,他总说不渴,说多留点水到映秀备用。
在赶赴汶川的一路上,小刘常常伸出援手,帮助奔赴救灾的解放军战士们以及赶路回家的汶川老乡,事情虽很小,却彰显着他的热心。
当天午后,记者一行走到曾家沟大桥桥头时,一辆轿车被巨石砸中,车主当场惨死。小刘走近车辆观看,发现了一个公文包,于是打开公文包查看,得悉死者叫刘学贵。随后,他又拿出自带的相机给死者拍照,记下公文包内留存的相关电话号码。
“要把这些记下,等出去了后,打一些电话,通知死讯,至少让他(死者)的亲人朋友心里有个数。”他一边抄着电话号码一边伤感地说。(记者注:后来撤出映秀后,小刘果然一一拨打电话询问,证实刘学贵是某电厂职工。在他的知会下,刘学贵的亲人也得以为死者入殓。)
在进入汶川水磨镇途中,奔赴“前线”的战士们扛着千斤重的发电机以及其它机械设备,走得很慢。
“这段公路还能开段车,应该想办法找辆车帮他们运运,发电机对灾区太重要了。”小刘四处寻找车辆,终于从当地一名村民处借来了一辆微型货车。随后他立即驾车往回找,将扛运发电机的解放军战士一路送到了道路坍塌处。
之后,他又驾车来往折回三趟,帮助其他负重的解放军和汶川老乡缩短前进时间。直到一名当地村民接手担当“运输手”后,他才和记者继续上路。
夜宿工棚裹雨衣抗寒
在记者一行走出友谊隧道停下休息时,他第一次透露了自己的年龄和工作。当时他正微笑着凝视手机屏幕上的女婴。见记者往他手机上看,他笑着说这是女儿的照片。记者顿时惊愕,他说他1975年出生,已经33岁了,现在上海工作。记者问他从事什么职业,他淡淡地说了句:“在一家公司上班。”并有意不再多做自我介绍。
在穿过寿江大桥往漩口镇进发时,记者一行遇到了一位前往灾区的外籍记者。小刘随后走上前和“老外”攀谈,一口十分流利的美式英语再次让记者惊诧。记者赞其英语口语好,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是成都人,在成都上完中学后就去美国上了大学,在美国呆了多年。
14日晚8时,记者一行终于抵达了映秀镇。在进入映秀的滨河路上休息一阵后,小刘马上走进镇内四处查看,向灾区群众询问紧缺的物资,有时还帮着救援人员抬送伤者上临时医疗室救治。
由于整个映秀镇已成一片废墟,没有自带被褥、帐篷的记者几人只能席地而睡。记者两人和小刘先是躺在沿街的一条水泥人行路上。躺了一阵后,夜风削刮脸颊,水泥冰冷刺骨,小刘于是建议一起找找有没有其它更好的住宿点。晚9时左右,三个人打着手电终于找到了一处临时搭建的工棚,工棚里几乎挤满了灾区同胞、志愿者和其它媒体记者,只有一小块地方还空着几块木板。一名热心的志愿者给记者提供了一条毛毯,记者和小刘随即躺下——比睡水泥马路好多了。
夜越深寒冷越甚。记者和小刘便各自拿出雨衣裹紧而眠。可睡了一阵,雨衣上已满是露水,当天记者仅穿了件薄外套,冻得醒了数次,在同时被冻醒后,小刘从挎包中拿出了自己的一条裤子,让记者凑合着保暖。
午夜打手电了解灾情
凌晨1时许,小刘再次被冻醒。这一次,他没有再睡。他爬起身穿上衣服拿着手电走了出去。等他回来时,已是凌晨3时半。当时记者也实在耐不住寒冷,在棚外生火取暖。
“我刚才将映秀镇走了一遍。”小刘搓着双手坐在篝火旁对记者说,半夜起身后,他找了一位当地村民领路到处查看灾情,“情况太严重了,房子塌得太厉害了。这里现在最缺的就是水和药品。另外,镇里有很多婴儿缺奶粉”。
“我明天一大早打算出发往汶川走。那里现在还没什么消息出来,我想去看看。”小刘说。记者由于工作需要,必须在翌日撤回成都发稿,这意味着同行的三人可能要分别。
得知记者的打算后,小刘便将两部对讲机交给记者,以方便记者两人采访时互相联系——因为当时汶川都处于通讯中断状态。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