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来自北川的受灾小学生集体接受志愿者的心理辅导。 中新社发 张雷 摄
中新网5月22日电 今天上午,中科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时勘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地震可能会引发普通民众心理问题的情况,提出了用心倾听心声、尊重情绪表达、陪伴解决问题、原谅自己等四种解决方法。
第一,用心倾听他的心声。就是说如果有些人有了这种问题,应该寻求专家的帮助。我们现在大约有50多支队伍进入到灾区,我们心理所已经派了3支队伍去了,目前阶段,我们觉得大家都处于怎么去关爱的阶段。找一个时间、地点让你感觉有问题的人能够安全的表达出赈灾后的感觉。和他交流时要用目光注视他,要有适当的支持。比如说我和主持人,我们俩个交流时就有一个眼神交流,要专心听他讲,不要做其他的事情。心理援助是听和说的艺术,听是最重要的。
第二,在谈的过程当中,他有时候说不明白的时候,你可以问一点开放式的问题,就有点像主持人问我“你多告诉我一些关于什么的事”,“你是不是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呀?对你来讲最困难的是什么呢”,比如你觉得时老师讲的太罗嗦,你可以说“你讲的第一个方法我已经听明白了,你是不是可以讲第二个问题”。可以通过你的眼神语调,甚至是有一点肢体动作来表达。还有就是尊重情感表达。特别是受灾的群众,他自己失去了亲人,你要尊重他的哀伤。现在电视里经常出现一点“不要哭,要坚强一些,甚至说一些你是男孩子,更要坚强”。这种出发点是好的,我可以理解,但对于情感宣泄未必有利。就像那天在天安门默哀之后,排山倒海的说“中国加油、四川加油”,这就是一种宣泄的方法。应该让经历过痛苦的人发泄出来、宣泄出来。
第三,陪伴解决问题。每一个网友其实都可以尝试去找一个受灾的群众,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助关系。我们在这里提个建议,今天在网上的网友们,有来自灾区的网友和不是来自灾区的网友,中国政府网中间做一个桥梁,你们相互之间“我跟你认识了”,比如说时老师做节目的时候,我们在网上就认识了,这可以是一个互助关系。另外就是帮助他理清轻重缓急。还有就是协助他理顺还有没有其他资源和援助,比如现在医院里有些孩子是孤儿,医生在照顾他们时能不能把他的亲友找到。比如中国政府网就有专门的寻亲情况,这样可以帮助他找一些更好的资源。对于成年人,帮助他们设立重新恢复生活的目标,他只要有一点成功的地方我们就表扬他、鼓励他。
第四,面对灾难,幸存者要学会原谅自己。随着我们的抢救越来越接近后期,当然可能还会有奇迹。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面对一个事实,失踪的人可能就要逐步归到遇难人名单当中,这个时候自责,经常说的话“为什么死的是他不是我呢?”。这次主要是在上课时间,所以这次青少年遇难人数比较大一些。我们要让他们学会原谅自己。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办法,灾区各个社区能不能设置一些灵堂,让他去哀悼。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举行告别仪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体验,这个可以等几周,但可以准备。还有就是可以在网上寄托哀思。最重要的就是举行道别和纪念仪式,让他们知道已离去的亲人和朋友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