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5月12日的强烈地震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在残垣断壁的废墟堆里,深埋着遇难灾民的遗体。当一具具遗体被部队官兵挖掘出来后,他们或蹲或趴的形体,让人无法想象他们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逃生的痛苦。在受灾最严重的什邡市蓥华镇,记者全程目击了这一催人泪下的挖掘场景。
领通行证,记者彼此言“保重”
什邡市是四川地震灾区较为严重的县级市,在该市的蓥华镇,一家年产值达15亿元的化工厂在这次地震中被夷为平地。5月18日,记者沿着崎岖蜿蜒的盘山公路,前往距离德阳市60多公里外的蓥华镇穿心店村。
从德阳到什邡的公路依然完好,仅仅花了半个小时就到达目的地。在什邡市抗震指挥中心新闻宣传处,不断有媒体的记者前来领取采访车辆通行证。据当地媒体的一名女记者说,领取通行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是领取了通行证,车辆在途中也有可能随时被拦截下来,采访就可能受阻。在该女记者的帮助下,还是很顺利地领取到了进山的通行证。
与记者一起领取新闻采访车辆通行证的还有《工人日报》的一名记者,他说他已经在什邡市待了好几天了,通行证每天一换。他还告诉记者,韩国的医疗救援队已经进山了,因为外籍医疗队是不断移动的,他要去寻找他们。他给记者留下了联系方式,表示彼此多保重,双方在大山深处会合。
公路旁:磐石半山腰上悬空“挂”
尽管从什邡市到蓥华镇也就是四五十公里的路程,但这是一次艰难之行。
车辆驶出什邡市区后,要途经马祖、灵杰、洛水等乡镇,才能抵达蓥华镇。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却是一条凹凸不平的毛胚公路,司机杨师傅紧握着方向盘,小心翼翼地开着车。杨师傅是当地人,他说,这样的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地震前,这条公路就准备修,没想到刚要开工的时候,地震就发生了。”
车辆好不容易驶出洛水镇,就开始要进山。沿着一条狭长山谷,修筑在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条飘带,蜿蜒曲折地一头伸进茫茫的大山深处。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高高耸立的绵绵大山像被一把巨大的斧子劈过一般,大半个山体坍塌。“天崩地裂啊,我们走的这条路也是刚打通不久。”杨师傅说。
“晚一秒钟,我就不能活了”
据杨师傅介绍,别看这里是大山沟,里面的企业非常多,比如设在蓥华镇境内的四川蓥峰实业有限公司,就是一大型化工厂。但在这次地震灾害中,这家化工厂被夷为平地。
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采访车抵达该镇的穿心店时,杨师傅用手一指,称右边就是蓥峰公司。透过车窗,记者看到的是一片废墟。
该磷肥厂所在的位置位于山谷里的一片空旷地带,数个高大的烟囱,绝大部分已经倒塌,幸存的也就是半截开裂的烟囱。工厂楼房全部倒塌,无一幸存。数台大型挖掘机在作业,寻找遇难工人的遗体。
“我们工厂是家大型化工厂,年产值达到15个亿。厂领导多次在会上讲,到2010年,力争年产值达到20个亿。”该厂办公室科员隆俊站在工厂废墟上,无比沉重地连叹了几口气。
这些员工,有一大部分是当地的村民,他们在工厂蒸蒸日上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生活的富裕。没想到,一场当地史无前例的地震灾难,将员工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5月12日中午地震发生时,隆俊正在上班。“我属于厂里的技术人员,当时在办公室里上班的有3人。”隆俊说,“房子瞬间就倒塌了,我如果反应迟钝1秒钟,我就不能活了。”
目击:遇难者遗体是逃生状
“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员工被掩埋,厂里的这个片区有1000多名员工,分‘三班倒’上班。”隆俊告诉记者,“昨天挖出50多名员工的遗体,今天也挖出一部分。”隆俊说着摇摇头离开了。
在距离公路20米的地方,10余名官兵和工程救援人员正在挖掘搜寻遇难工人的遗体。“看到脚了……”一名全副武装的战士正在掘口处掏遇难者的遗体。几名战士用铁镐铲去坍塌物,一具遇难者遗体完全显露了出来。该名遇难工人呈伏卧状,身体弯曲,身体已经开始腐烂。尽管记者戴着厚厚的口罩,但依然能闻到一股恶臭味。
遇难员工的遗体被装进了一个大遗体袋里,几名官兵合力将其抬到了公路上,再拉开袋子的拉链进行消毒。遇难者面目全非,但从衣服和宽皮带来看,能确认其是一名正在上班的工人。从这名工人不幸被掩埋后的姿势来看,依然能推断他当时有过逃生的举动。
遗体袋的拉链缓缓被拉上,这名尚不知道姓名的遇难者带着对人世的无限眷念,在记者模糊的视线里远远地走了。(陈标志 张一强)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