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午,此次地震重灾区茂县,15名伞兵从天而降,此前一直处于孤岛状态的茂县与外界取得了联系。昨天,记者对指挥此次空降的空军空降兵某部副部队长姚恒斌进行了专访,他向记者详细讲解了此次空降伞兵和救灾物资投放。
-关于空降
空降条件十分恶劣
记者:您能不能还原一下当时空降的情况,这个决策是怎么做出的?
姚恒斌:14日上午10点半,我们先开动了一架伊尔的指挥机,当时我们一共8个人在指挥机上,先升到空中,进行侦察,航拍,指挥空降兵完成任务,当时我们到了空中,发现风很大。而且,茂县只有一个场所适合伞降,大概宽800米、长1700米。而一般的伞降空降场需要长3000米,宽2000米。而且这里全部是高山,我在飞机上看,白雪皑皑,地形也比较复杂,我们面临的是空中没有气象资料,地面没有指挥系统,地下没有引导的“三无条件”。
但经过侦察后,为了尽快了解茂县的情况,我们还是决定,实施降落。
记者:这个决定是什么时间做出的?
姚恒斌:中午12点。我给跳伞飞机的最高指挥员、空降研究所所长李振波下的指令,在飞机上完成了指挥。
记者:您和他说了什么?
姚恒斌:现在空降场条件可以,飞机上可以看到地面目标,可以实施降落。
15人精兵从天而降
记者:您的飞机和执行任务的飞机相距多远?
姚恒斌:我们的飞机比任务机高一些,相距也就1000米左右,在视线范围内。任务机在11点半起飞的,1点半开始正式出舱。为了防止出现问题,我们15个人分了两拨,先下去了7个,隔了半个小时,另外8个才下去。每个伞兵之间的间隔,只有0.3秒。
记者:为什么是这15个人?
姚恒斌:我们空降兵部队的士兵,都可以执行任务,这次上去的人,是侦察连的100个人,当时都在飞机上,最终完成降落的,当然是这些士兵中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稍好一些的。
记者:他们下去的时候,随身携带了什么物品?下去主要做什么工作?
姚恒斌:他们随身带着小型电台、全球定位系统、一个手持卫星电话和少量食品。他们到下边,首先是给受困地区的百姓带来一个信号,政府没有忘记大家。此外,还要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他们首先要到当地政府,了解灾情,向指挥部汇报,然后把空投物资的信息传递给受灾地区政府,协助当地政府制定救灾物资的接收计划。他们带的物资,到下面后,基本都送给老百姓了。
卫星电话进行联络
记者:您是什么时间收到他们传回的第一个信息的?
姚恒斌:20分钟后,我还在飞机上,还没有降落,就收到了他们的信息,告诉我们当地有近500人死亡,上千人受困,还有一些外国游客。
记者:您听到他们的汇报,是什么心情?
姚恒斌:和我想象的一模一样,还在空中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他们降落的情况,我对我们的战士的素质,非常有信心!
记者:您现在怎么和他们联系?
姚恒斌:通过卫星电话,我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联系一次,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
记者:他们现在工作进展到哪一步了?
姚恒斌:今天上午我们刚刚通过电话,他们正在帮助当地政府制定接受物资的计划,并准备向北川转移,就像长征一样。
“伞兵牺牲”是谣言
记者:在如此险恶的条件下,空降伞兵,大家也很担心战士的安全,网上有传言说,这次伞兵空降有战士牺牲,我们希望从您这里得到权威的答复。
姚恒斌:这绝对是谣传,我们部队一共空降了15名伞兵,所有伞兵都安全到达了地面,正在开展工作,没有士兵牺牲,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报表彰。
记者:这是空降兵部队历史上首次空降伞兵救灾吗?
姚恒斌:对,这是空降兵部队成立以来,首次在救灾中,采用空降伞兵的方式实施救援。
记者:除了空降伞兵以外,我们的部队是不是还要负责救灾物资的空中投放?
姚恒斌:对,我们空降兵部队,还负责救灾物资的空中投放。
-关于空投
空投物资统一调配
记者:全国各地捐助的救灾物资,是如何到达灾民手中的?
姚恒斌:目前,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由四川省民政部门统一调配,运送到太平寺军用机场,这里,是此次救灾的物资集中中转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都要先汇集到这里,再通过空军空投、陆路输送的办法,运送到灾区。(昨天,在太平寺机场,记者看到,这里停放着大批药品、纱布、方便面、帐篷、饮料、牛奶、大米等救灾物资)
3分钟打一个空投包
记者:我看到一些士兵在这里打包物资,士兵们将各种救灾物资分类打包,装在一辆有四个轮子的平板车上,再用绳索勒紧。打包有没有什么要求?
姚恒斌:我们现在进行的物资空投,主要是小件空投,一般包裹的高度不能超过1米,重量不能超过120公斤,主要投放到陆路交通不能达到的地区。装在有滑轮的平板上,主要是为了方便在投放时,从飞机尾部的轨道下滑。打这种包装,要两个人配合,快的3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包。
记者:用于物资投放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有多大的容量?
姚恒斌:我们现在用于投放物资的机型,都是伊尔76,前苏联产的,主要是容量大,一架可以装5吨物资,今天(15日)我们的任务是要运送25吨的救灾物资到各个地方,上午刚刚给茂县运送了5吨物资。
记者:听说还会空投通讯器材,是由我们负责吗?
姚恒斌:这个不是我们部队负责,因为通讯器材比较精细,而且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调试,所以要由更专业的部队完成。
士兵空投时会缺氧
记者:这种物资空投,有没有技术难度?
姚恒斌:难度是很大的,特别是给茂县、理县等高海拔地区进行空投,缺氧是最大的难题。像给茂县进行的空投,我们的飞机在海拔6700米的高空进行空投,缺氧非常严重,士兵都会有头晕、浑身发抖的反应,有的士兵下来后就直接躺在地上,不能动弹。我们带了些氧气瓶上去,但不够用,只能提供给靠近机舱尾部的士兵用。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气流大,在高空气流下,战士根本站不住,很危险。
记者:每天运送的任务量都是一定的吗?
姚恒斌:那不一定。我们配送物资,是根据前线的需求,我们部队从14日才开始空降救灾物资,本来的任务量是20吨,飞四次,但夜里临时来了任务,凌晨三点空投了一批物资到茂县。
-关于后勤
战士吃住随地解决
记者:咱们内部的通讯工具是什么?
姚恒斌:为了方便内部系统的信息沟通,还给每个干部配发了一部CDMA的手机。我们内部也通过电台进行联络。
记者:在这里的战士有多少人,他们的生活如何安排?吃住如何解决?
姚恒斌:我们的战士有1000多,目前就睡在机场的机库里,席地而睡,吃的是我们自己带来的干粮,我们自己带了炊具,可以自己做饭,在划定的区域内吃饭。(记者到成都的首次中饭,就在这里和士兵们一起吃,在停机坪里,大家用几个箱子凑成饭桌,吃自己做的米饭和炒菜)
记者:这个物资调配指挥系统如何运转?
姚恒斌:我们指挥部由成空、空降兵和地方组成。每天晚上我们都要开会,总结一天的情况,根据各地物资的需求情况,确定第二天的空降任务。所有的救灾物资,通过四川省的民政部门统一输送到我们这里,然后再统一调配。(记者 刘薇)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