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市)金沙县城关镇的刘光华老人,今年虽然已106岁,可老人却是耳不聋、眼不花,并且还能看书、写字。
在金沙县城关镇文昌宫巷人民医院宿舍百岁老人刘光华老人的屋子里,精神矍铄的老人听说有记者来采访,显得非常高兴,微笑着向记者娓娓道出了她的百年身世。
1902年,刘光华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年轻时曾在当地上过私塾。1937年,抗日战斗爆发,已是中年的刘光华加入国民党军队,在第35后方医院工作,后来,随军队医院转移到金沙县城。解放后,人民政府留她在人民医院工作,直至1965年退休。老人有三子,其中两个儿子在外地工作。1977年,刘光华老人的老伴去世。几十年来,人民政府对她的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我1965年退休时月工资仅十多元,后来退休工资不断上涨,现在每月可以领1300多元。”说话中,老人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老人虽已106岁,却耳不聋、眼不花,还能看书、写字、看电视,而且记忆力还非常好。老人喜欢独处,儿孙们多次要接她去一起住,可早已习惯当地生活的老人却不愿意去。老人平时生活节俭,三餐以清淡食品为主。有时遇到身体不适,金沙县医院都会派人给她治疗,每逢春节等节庆日,还会给她送来许多慰问品。老人心地善良,热衷于当地的公益活动,前不久,当地修复城关的名胜古迹时,她还积极捐资600元。谈到新旧社会的对比,她说,旧社会兵荒马乱,虽在医院工作,却也吃不饱、穿不暖,常到野外去挖野菜充饥。解放后,生活安定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不再为吃穿发愁,政府又时常给予各种照顾,“新旧对比简直是两重天”!(陶庆忠 龙军 本报记者 朱光伦)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