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2007年春节,如果林毅仍然活着,应该是他最开心的一个春节。因为那个春节过后,林毅就可以到福州市所属的一所监狱工作,可以经常回家与父母团聚,能随时照顾多病的母亲了。
可是,就在梦想离现实越来越近的时候,他却带着终身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中央司法警官学校毕业后,林毅通过了福建省公务员考试,于2001年12月进入福建省闽西监狱工作。
闽西监狱在福建省龙岩市市郊,离福州市区约400多公里,坐车在高速上疾行需要近5个小时。
由于路途遥远,每次回福州与父母团聚,只有利用每年的3个法定长假回福州与父母团聚,有时还会因为值班、替班错过机会。“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调回福州的监狱工作,那样,他就不用一个人呆在外地了,可以与父亲一起照顾多病的母亲。”几年前,林毅通过父母多次向上级提出申请,希望调回福州,但是最终没有成功。
当时,李娇英患有严重的肾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要求她多休息。于是,林毅的父母也向上级提出申请,希望把林毅的工作提前调回福州,那样,林毅也就可以在工作之余多照顾母亲。
但是,调动工作的申请,再一次不了了之。
其实,对于他的父母来说,林毅的这个梦想应该是能够争取实现的。那时,林毅的父亲是福州某监狱的监狱长,正处级,李娇英也是当地监狱系统的老职工。
李娇英告诉记者,根据当地监狱系统的惯例,监狱系统内部职工的子女,只要在外地监狱工作满五年,就可以照顾回到父母身边。“那时候,对孩子的这个梦想,家长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孩子年轻,应该在外地锻炼,那也是体验生活,对未来来说也是一种财富。”
遗憾的是,就在林毅工作即将满五年,梦想离现实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却惨遭杀害。
这也成了李娇英夫妇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内疚,“我们一直没有满足孩子的愿望,也没有向他解释父母内心深处的一片苦心。”
没有了惟一的孩子,李娇英夫妇的生活也没有了精神支柱,乱成一团。
在林家,记者看到的是:柜子上积了厚厚的尘土,冬日的棉衣仍然没有收拾,杂乱的丢在客厅沙发上。
家里没有笑声、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李娇英每天除了外出了解儿子死亡的真相,其余时间都卧床不起。
林毅的父亲每天下班回家,关上电灯,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在漆黑的世界面对儿子的房间,彻夜不能入眠。
现在,原本只有59岁的林父,脸上布满了皱纹,满头白发,看上去象70多岁的老人。而在林毅生前,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一直是英俊潇洒,风度翩飘的形象。
“孩子走了我也走”
当初,母亲的病情,是林毅心头最大的牵挂,几乎每隔两三天,他就往家里打电话,告诉母亲要注意身体,按时吃药。
在一次亲友的聚会中,林毅与母亲并肩坐在沙发上,他拍着母亲的肩膀,笑着说道:“你要注意身体啊,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啊!”这般温馨的场景,深深地留在了亲友们的脑海里。
在亲友们的印象中,林毅一直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工作之余,经常给亲友们打电话问候。
在林毅离开后的几个月里,林毅的外婆一直没有接到林毅的电话,也不见林毅来探望,就问李娇英,“孩子去哪了?”
家人一直没把噩耗告诉外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婆的疑虑越来越多。半年后,家人不得已把林毅的死讯告诉了老人。
惊闻噩耗,外婆猛地向后连退数步,随即瘫倒在床。
从那以后,平日开朗的外婆开始闷闷不乐,经常自言自语:“孩子很可怜……在那里会非常孤单……我要去陪他……”
半年后,外婆做出了悲壮的举动:林毅去世周年之际,外婆服农药“乐果”自杀身亡。
第二天,当家人发现时,外婆蜷缩在地上,面露痛苦的遗容。身体的周围,散落着许多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可怜的孩子”、“孩子走了我也走”……
永远的“最后一次”
2006年五一长假,林毅最后一次回家时,李娇英提议给林毅换房间。因为林毅的房间朝北,常年没阳光,而父母的房间向南,光线充足。
父母心疼儿子,考虑林毅年底即将被调回福州,想把房间重新布置一下。但是,林毅笑着对父母说,你们年纪大了,房间里更应该光线充足。
同年5月4日,长假即将结束,林毅返回闽西监狱,父母送他到楼梯口。道别时,林毅告诉母亲,争取月底回来看他们——那是母子最后一次道别。
同年5月中旬,母亲节前夜,林毅父亲提前睡了。就在父亲睡后不久,林毅打电话回家,他先问了句“爸爸呢?”然后对母亲说母亲节不能回家了,“明天叫父亲代我送束鲜花给您!”
第二天,父亲送了鲜花给李娇英。但是,之前那晚由于早睡没有接到儿子打来的最后一个电话,老林至今遗憾。
5月21日,惨剧发生,孩子再也没有回来,最后回来的却是孩子的骨灰,“儿子用这样的形式回来看他的母亲,叫我怎么接受啊!”李娇英号啕大哭。
现在,林毅的母亲除了休息,就是跑当地相关的政府部门,希望有关方面还儿子一个公道。但是,两年过去了,事情没有进展。
李娇英打电话去找领导,领导们都说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李娇英又直接去找领导,见面后,领导们又说会研究,却总是没有下文。
现在,李娇英不知道“为儿子讨还公道”这个精神支柱还能支撑她多久。
采访结束,记者离开林家。道别时,看到大门口贴着鲜艳的“福”字,李娇英感叹,“福”字是春节时,亲友们贴上去的,“惟一的孩子没了,留下我们两个老人每天为儿子的命运奔波。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没有未来!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福气可谈?!” (来源:《记者观察-民声》)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