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篇
满街都是人硬是不就业
不愿出卖劳力眼高手低
“这边是珠三角的工厂企业嚷着招不到工,那边却是一群群的年轻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这种现象很奇怪。”谢建社教授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应得到的社会地位,是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个打工者进城时都没有想到去犯罪的。”谢教授分析道,但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缺少父辈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往往厌恶单调、枯燥的流水作业活,也忍受不住顶着烈日、流着汗水的体力活,因此一个工作往往不能长久。“‘民工荒’的提法也宠坏了这些年轻人。”谢教授进一步说,很多年轻人以为到处都是就业机会,稍不顺心就“炒老板鱿鱼”,结果一事无成。
城市生活滋生攀比心理
没钱、没工作,也未必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背后还有扭曲的“城市梦”在起化学作用。研究表明,城乡差距容易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物质欲望的增长,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受挫后,往往会通过犯罪这种极端方式来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
“我想用最快的速度赚到最多的钱。”这是小飞留给研究人员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跟小飞一样,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在城市里面快捷地积累财富。他们不但在穿着打扮上模仿城里的同龄人,更刻意追求城里同龄人的消费方式。
小亮(化名)就是一个例子。2004年12月至2005年6月间,小亮和其他11名伙伴采用撬锁等手段盗窃汽车和摩托车。小亮参与盗窃摩托车37次,盗得价值14多万元的摩托车52辆。小亮把钱绝大部分用于出入高级娱乐场所,购买高档消费品等,挥霍一空。“这种盲目攀比、盲目消费的观念,是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罪魁祸首之一。”谢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
教育缺失为钱想当“名妓”
在受调查的801人中,包括文盲、小学学历、初中学历在内的共有761人,占总数的九成以上,其中六成的人有过上学时逃学的经历。加上父母外出打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双缺失”的情况下,不仅在知识技能上未能达到在城里生存必要的水平,连思想观念也受到影响。
谢教授讲述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有一次我到某省一个山村学校做调查,在提问同学们的理想时,竟然有一位小女孩站起来说,她的理想是当一个‘名妓’。”这个小女孩的想法令人震惊。谢教授后来经过了解分析到,小女孩看到大姐姐们从城里回来个个都花枝招展的,很是羡慕。又从电影、电视里面知道这么一个生财的路子,遂产生这种想法。
对策篇
摘下城里人的有色眼镜
城里人对他们太傲慢
尽管农民工在城市当中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但他们极少能真正被一个城市所吸纳。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缺乏父辈安分守己的性格,对城市的陌生感和叛逆情绪更加强烈。而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些城里人的傲慢和偏见更加激化了这种情绪。
广州的棠下村因为大量的外来工的进入而获得客观的经济收入,他有一次问一位村干部,如果让外来工子女在村里上小学行不?村干部回答道:不行,这是我们的资源,怎么能和他们分?接着他又问村民,如果是政府盖的学校,你愿意让子女跟外来工子女一起上学吗?村民回答道:不行,怕小孩学坏。
“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是可怕的。”谢教授表示,如今的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资讯发达的社会里,与城里人接触的资讯基本一致,思想观念也跟得上,且大多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城里人应该以更开放的态度来接纳他们、关爱他们。
教育需要政府的投入
谢教授特别强调,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更是遏制犯罪的关键所在。他认为,教育应分为三个层次的核心内容:一是提升受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素质;二是普及城市生活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其对城市的文明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生活的责任感;三是法制观念教育,帮助其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
“曾经在火车上遇到东莞的一个中小企业的中层干部,自费近10万元到北京去读MBA。但这种人是凤毛麟角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足够的资本进行自我增值。”谢教授提出,在教育、培训的投入方面,应该遵循“政府出大头,企业、工人再各出一半”的原则进行。“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不仅能减少犯罪,还有利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如何实施,是对政府的一大考验。”(冯小静)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