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近日流传一组洗脚城开业的照片,引发网络强烈反响,称其为“最牛洗脚城”。原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开了一家洗脚城,好大排场,照片里显示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地税局、市建设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全都送了大红条幅,热烈祝贺该洗脚城隆重开业,祝他们以后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红彤彤地把一栋楼几乎盖住了。面对公众的质疑,张家界市委办工作人员向媒体辟谣,那些条幅是商家自我炒作,政府机关并未同意。
分析起来,洗脚城的标语招展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洗脚城作为招商引资的项目引来地方政界的喝彩;二是洗脚城狐假虎威,自我炒作;三是洗脚城与地方政界达成默契,行为艺术的背后是权力与资本各得所好。
不得不承认,尽管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但是权力对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仍然影响深远。就市场领域而言,我们看到,一些有“抱负”的商家会竭尽所能建立起自己与权力部门或者政界名流的关系,通过攀附权力寻找政治保护伞或政治推土机,既为保障事业,也为开拓事业。“有关系,背景硬”必然带来超国民待遇,权力因此成为这些人在生意场上的护身符与摇钱树。
我在网上看到了“最牛洗脚城”那如瀑布般壮观的标语。应该说,标语污染社会已经很多年了。很多时候,标语污染更是权力污染社会的一个见证。具体到“最牛洗脚城”的所作所为,商家不过是在穷尽“权为商所用”的价值。一方面,从消费心理的角度来看,这些标语更像一份安民告示——既然有权力部门的鼎力支持,诸位可以进来放心地暧昧消费,另一方面,从同业竞争的角度来说,这些标语也是一种威慑或者示威——用《武林外传》里范大娘的话说是——“我上面有人。”朝中有人使市场竞争变成“权力竞争”。
黄仁宇在《关系千万重》一书中有篇短文,提到了中国举世无双的“关系文化”,指出Guanxi这个名词可以不时出现在国外的报纸上,几乎成了英文所吸收的外国词语之一,“有半公半私,介于合法和非法中间地带的模样。”所谓“找关系”,中国人耳熟能详,其实质就是经济学上说的寻租,即通过“关系”改变社会资源分配,其特征是营一己之利,却不能增加社会财富的行为。而“关系重大”更是将“关系”在中国人话语与权力体系中的重要性表达得淋漓有致。醉心追逐“后台关系”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的“后台综合征”积习已久。
事实上,这种权力攀附并不止于资本与权力之间,它同样流行于官场。记忆犹新的是,山西省临汾市原宣传部长王月喜在任霍州市委书记时,以主编的身份出版了一本“廉政读本”,以勉励霍州广大干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这本书的扉页,是王月喜和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出人意料的是,这张风光无限的合影竟然是其伙同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合成的。
要市场经济,还是官场经济?掌权者追求权力的含金量,掌金者追求金子的“权重”,权力与资本的互惠合谋如今广为诟病。正因为此,在人们惊叹“最牛洗脚城”的牛气时,我看到的更多是市场经济主体自我沉沦的悲哀。
显然,比“最牛洗脚城”更牛的是权力。相关例证俯拾皆是,最近的例子是,去年底新加坡商人王泉成之所以关了自己在福建省安溪县的四星级酒店,是因为自2003年开业后,却因不懂“潜规则”,不让吃“霸王餐”,不愿交“糊涂税”、“小姐税”,竟遭到了地税部门的报复性执法,导致事业难以为继,只能选择离开。由是观之,商家攀附权力,并非甘于沉沦,有时更是因为某种 “时势逼迫”。从社会成长的角度来说,“狐假虎威”的背后既有狐狸的狡猾,更有狐狸的孱弱。(作者熊培云,系资深评论员,毕业于巴黎大学,《南风窗》杂志主笔)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