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
公司高层当场同意调整小时费,飞行人员随后收到短信称税收问题将延期
“所以,待遇并非这次返航事件的最主要的诉求,最主要的还是对公司的管理不满。”陈道说。
在“3·31”集体返航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即4月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仍有3个航班“因天气缘故”返航,其中有2个航班是从九寨沟返航回到成都的。
3月31日下午4时30分,袁依婷、李勤、王某等10名乘客来到机场,准备乘坐东航MU5760航班,从昆明飞抵丽江。
但到了原本应该登机的时间,东航工作人员却向大家解释说,“从深圳返回的飞机未到,这一航班只能等待”。但直到晚上11时,飞机“仍未抵达”。
事后,她才知道上述解释可能是谎言,因为当日,东航云南分公司18个航班的飞机全部“因天气原因”,并未降落目的地,而是在空中盘旋后,返回昆明。
更糟糕的是,同样的经历,于4月1日也在她身上发生了。当日上午8时许,她在延误近20小时后,终于乘坐东航MU5951航班,飞往丽江,可是,当她透过窗户,看到丽江机场跑道时,飞机突然起飞,并且返航。机上的播音解释说是因“天气缘故”不能降落,而此时,丽江晴空万里。
来自北京的王某称,当日上午,他的一名同事乘坐南航的航班飞往丽江,登机时间比他晚1小时,但却准时安全地降落在丽江机场。
4月4日上午10时许,在昆明巫家坝机场东航服务柜台,袁依婷、李勤和王某,提出了索赔。据了解,从4月2日开始,遭遇此次返航事件的乘客,才通过各种方式提出索赔。但因返航的航班都是云南省内的支线航班,所以,东航赔偿的金额均为四五百元。旅客刘文斗称,“400元钱是对我耗去的时间的赔偿,这事还没完,我回来后要讨个说法。”
据称,4月1日,“因天气缘故返航”的3个航班,是对“3·31”集体返航事件的声援。但这一说法同样未经证实。
就在3个航班疑以“返航”形式声援“3·31”集体返航事件同时,东航总部、云南分公司在内的高层领导,召集所有留在昆明的飞行员,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一次直接沟通。
据参加座谈会的飞行员透露,飞行员提出了很多意见,如东航的夜航小时费与白天一样,而其他公司,执行时间越晚,小时费越高。再如,如果非人为缘故而正常返航的,东航不计小时费,而其他航空公司都计小时费。这两点,公司高层当场同意调整。但飞行员所提出的提高待遇问题,公司领导称,暂不能答复。
这一天,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飞行人员还同时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大致为:各位乘务员,大家辛苦了,据了解,2月份小时费有关手续已由公司财务部审核完毕,将在近日内发放,请大家注意查收。税收问题,税务部门已经同意延期一个月,在此期间将联合组成调研组到外地调研,然后慎重研究再决定。
统一口径
飞行员们或者沉默,或者与公司口径一致:返航是因为天气原因
就在4月1日,座谈会召开之前,一位自称姓杨的飞行员打电话给都市时报社称,公司召开会议,希望记者赶去采访,并答应记者,会后接受采访。
同时赶到现场的还有另外几家本地媒体的记者,但所有媒体记者被拒之门外。即使有人中途出来,大门也被立即关闭。直至下午1点,一场长达3个半小时的会议方结束。一家电视台记者将摄像机对准会议室的门,但所有走出会场的飞行员,均沉默着走开。
会后,东航云南分公司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李露荣在接受本地媒体记者采访时称,3月31日出现“大面积航班延误”后,公司领导与相关飞行员进行了沟通,确认返航确实是天气标准导致,并非人为原因。“但随着外界对此出现的大量猜测,因此,领导决定以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直接沟通,看问题到底存不存在,如果有,问题出现在哪里”。
会后,都市时报社记者联系杨姓飞行员,但他拒绝采访,而本报记者联系到的五六名飞行员,均与公司保持了完全一致的口径:返航是因为天气原因。
一位没有参与返航事件的飞行员称,民航局也于4月1日召开了紧急会议称,对此次东航事件的带头人,将给予严厉处罚,最高可至终身停飞。这个消息给予参与返航事件的飞行员巨大的压力,因此,他们开始改变初衷。“这样,飞行员和航空公司领导均可能免遭严厉处罚。”
“飞行员只会驾驶飞机,其他的不会做,所以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上述飞行员说。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