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国内航空业向民间资本开放后,全国陆续发生了多起飞行员辞职事件。
“国内涌现出20多家民营航空公司。一些民营资本进入民航领域后,有了飞机自然需要飞行员,但自己来不及培训,只能用高薪到现有的飞行员队伍中去‘挖’。”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挖”人不择手段
据航空界业内人士介绍,民营航空公司“挖”飞行员的手段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首先是封官许愿。你在原来的航空公司干机长,来我这里可以干飞行大队长,甚至副总;其次是高薪诱惑。你过去年薪是30万至50万元,过来后给你涨到70万到100万元,此外,还有安家费、补助费等。
为了保证飞行员能成功跳槽,“挖”人的航空公司和被“挖”的飞行员之间还形成了一些潜规则——
通常,飞行员向所在的航空公司递交辞职报告一个月后,航空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就会让飞行员停飞。这时,“挖”人的航空公司每月会向飞行员的卡上打2.5万元,其中1万元是生活补助,1.5万元是损失费。生活补助可以随时领取,损失费部分只有跳槽成功后才能取出来。
还有一种方式是“集中打包”。“挖”人的航空公司给飞行员300万元到500万元,供飞行员与原来所在的公司打官司,只要能跳过来,这些钱就属于飞行员了。
业内人士预计今后辞职的飞行员会更多,因为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民航业“短腿”之痛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飞行员队伍的不稳定状态是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与飞行人员培养的不匹配造成的,过快发展的民航业正在遭遇飞行员紧缺的“短腿”之痛。
近年来,中国民航业引进飞机的数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全国目前有12000多名飞行员,但缺口仍达数千人。”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邹建军说。
据国家民航总局预测,到2010年中国航空运输机将达到1250架,为此需要补充约1万名飞行员。
中国民航学院院长吴桐水认为,按照我国现有的飞行员培训模式,几年内培养这样多的飞行员是难以实现的。
亟须建立有序流动机制
“飞行员队伍的流动是一个短期内无法消除甚至还要加剧的现象,飞行员有序流动机制亟待建立。”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邹建军等航空界人士建议,应尽快完善飞行员流动的政策法规,建立起飞行员依法有序流动的机制。飞行员是特殊人才,不能像一般人员那样递一纸辞职报告就可以走人。可规定一定的服务年限,并设定一套程序,由流动飞行员个人提出要求,两家航空公司坐下来商谈,以合理的价格解决飞行员流动问题。 据《瞭望新闻周刊》
千万元索赔
如何开出
据了解,飞行员的培养主要分为院校学习和上岗后的复训两大部分,从普通学生到飞行员,仅院校培训就需60万至100万元。
飞行员的成长大致可分为九个阶段:观察员(SS),全程右座(FR),第一阶段副驾驶(F1)、第二阶段副驾驶(F2)、第三阶段副驾驶(F3)、第四阶段副驾驶(F4)、左座副驾驶(FL)、机长(C)和飞行教员(I)。一般来讲,从飞行学员成长为机长约需5至8年的时间,也会产生相应费用。
去年5月,东航武汉公司13名机长集体向公司提出辞职,后经硚口区法院审理,其中10人因与航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被判赔约1000万元。
在东航列出的索赔单中,赔偿款项多达30余项,包括:1月理论培训3000元、本场起落2万元、本场1小时4.5万元、模拟机复训10小时(320美元/小时+80元人民币/小时)、模拟机熟练检查6小时(320美元/小时+185元人民币/小时)、固模14小时(110美元/小时+80元人民币/小时)等。(记者 黄师师)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