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3月25日电(记者 柴燕菲 实习生 周翌 通讯员 叶海林 )浙江一位只读过一年书的七旬老农,用20年时间写出了12万字的小说《夫妻》,为了筹集小说的出版费用,年过七旬的他毅然从乡下进城当起了环卫工人。
一年级失学却一生都在读书识字
今年71岁的刘家胜是浙江龙泉市八都镇大坦村的一位普通农民。12岁失学,父母又先后离开人世,刘家胜从小寄养在叔叔家里。小时候,堂哥喜欢唱山歌,刘家胜就帮他抄歌本,虽然很多字不认识,但依样画葫芦,也让他学了不少。
1959年,刘家胜入伍参军。“我当时是步兵连的班长,空了就喜欢看书读报认字。那时候看到战友做了好人好事写出来,打心眼里羡慕。后来我也试着写。”刘家胜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回乡探亲,得知村里来了8名知青,便去“采访”他们。知青的故事激发了刘家胜的写作激情,在之后的4年时间里,他将自己采访到的、听到的有关知青的故事写成了6万字的小说。这是刘家胜第一次创作。
《夫妻》记录20年相濡以沫
谈到为什么要写小说,刘家胜告诉记者,自己一生虽然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却走的很艰辛。退伍后回到了大坦村结婚生子,但是结婚十年后妻子因病抛下了这个家。刘家胜于是遇上了妻子儿时的好姐妹,两人因倍感同命相连而更加珍惜这段新的感情。“特别是跟第一个妻子度过的那些岁月,我们两人一起与病魔斗争,那些艰难的往事我一直想记录下来。”
50岁那年,这个双手长满了老茧的农民开始了小说《十年夫妻》的写作。下雨天、夜里,这些不干农活的时间都是他写作的好时机。刘家胜说,在写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缺少文化,很多字都不会写,心中的话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遇上不会写的字,他只能用别字暂时代替,再向镇上学校的老师请教。“镇上有位老师看到我那么有决心,就教我翻字典,说是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但是我不懂拼音,花了几年时间才学会。”
2006年3月,刘家胜的小说《十年夫妻》终于完稿了,总共13万多字。随后,他又将小说送到龙泉市文化部门,经过整理,压缩到了12万多字,并取名《夫妻》。
年过七旬进城打工只为把故事留给后人
记者翻读了他的小说,故事以一对同村同时出生,又是同学的男女感情为主线,情节引人入胜。龙泉市文联主席王振春读了他的小说后说:“他的小说感情真切,取材和细节处理得比较好,一个只读了一年书的农民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不容易!”
刘家胜说,现在年纪大了,他最想做的事就是让自己的小说出版,把自己20年心血留给世人,但那需两三万元费用。为了筹集出版小说的钱,2007年3月12日,刘家胜毅然进城找工作。目前,他在龙泉城里租下了一间房子,找到了一份环卫工人的工作。虽然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收入,但他充满了信心。他告诉记者,他的老伴也准备进城找工作,一块帮他完成《夫妻》出版。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