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以来,香港艺人陈冠希的“艳照门”成为华人世界最大的新闻热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姜波将“艳照门”事件核心人群分为4类,即发生者、传播者、炒作者及猎奇者。姜波认为,传播者比发生者更可恶,受害最大的是猎奇者——青少年人群。
每个人都在“艳照门”中看到了自己
“香港人提出了一个很合理的问题——是不是因为艳照门牵涉了名人,警察应该就反应过度地去保护他们?” 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传媒法(media law)项目主任韦杜灵(Doreen Weisenhaus)博士的疑问,发人深思。
那么,如果不是明星,谁会关注“艳照门”?区区几百张“艳照”,何以引起了如此之大的社会震荡,互联网上风靡的背后,映射出怎么样的社会危机呢?
姜波认为任何一个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凡事接触到的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解读,追求猎奇的人们和照片的传播者互为主体,其实“艳照门”发生到今天已经和“发生者”没有关系了,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思维去再诠释了这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在“艳照门”中看到了自己。
“淫照”数量:他们在攀比些什么?
“我有480张!”,“我比你多,有500张”……在全国各大论坛,“淫照”数量的流传之广触目惊心,越来越多地人,习惯将自己拥有的照片数量与他们作比,他们,在攀比些什么?
姜波不以为这只是一个单纯的网络间的调侃,而折射了社会系统中的问题,正是因为我们所在的家庭、社区、单位、同行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造成了攀比现象,而青少年正是在这场攀比中的最大受害者。
姜波并不平静地介绍说:“‘淫照’数量的攀比,体现了青少年成长背后的价值取向。他们首先在比获取知识的能力,其次比了解社会的程度,再次比搜集的技术,最后比谁更能猎奇。对青少年在这方面的思想教育,中国已经到了不能回避的地步。”
“艳照门”并不是绝对只有消极面
“我承认,艳照门的消极影响确实很大,这个媒体都已经做了报道,我不想多说,我也都同意,但我认为,这个事件是消极面和积极面共存的,不能用二元对立的思维去看待它。”姜波说。
姜波认为,任何好的政策都是在互动中建立的,对于青少年甚至小学生有很坏的影响,但反过来媒体和政府都应该反思,会促进这个保护措施的完善——媒体应该知道把什么关,管理者应该对立法和制度进行完善。
对于青少年,姜波认为这对他们有“意外地收获”:帮助他们认识了社会是怎么样的,增加了识别、判断一个社会现象的经验,通过认知走向成熟,“识别的本身就是一个能力超越的过程”。
陈冠希更多是引导了“消费文化”
在“艳照门”事件中,姜波还看到了文化上的差异,他举例说,每个人都有双重角色,分台前台后。后台吐痰没人管,但在前台吐痰就会招致“嘘”声一片。因此,前台和后台是有区别的,隐蔽地发生某些行为,或许是不应该的,但把它拿到公众前面的人问题更大,是他们创造了“消费文化”。
姜波解释说:以前,我们都是在进行文化消费,我们读历史、听音乐、弹奏钢琴,做一些高雅的事情,这是我们的兴趣所在,也是这个社会应当倡导的“主流文化”。然而,忽然就有一天文化消费变成了“消费文化”,它是异常吸引眼球的,比如“艳照门”,陈冠希和众多的香港女艺人,他们更多是引导了“消费文化”,这种低级趣味却能吸引人的文化,对不同阶层的人实际上都是有影响的。
姜波说,应该树立和谐的价值观,重建道德,这在现在看来变得异常重要。(记者 刘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