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建福安市溪潭镇西部的芹洋村,是一个有着百年承传历史的刺绣专业村,尽管交通不便,刺绣业却远近闻名。全村356户、1693人,家家善绣。图为刺绣的弓张单架上,绣女们穿针引线各显身手。 中新社发 郑长灵 摄
位于福建福安市溪潭镇西部的芹洋村,是一个有着百年承传历史的刺绣专业村,尽管交通不便,刺绣业却远近闻名。全村356户、1693人,家家善绣。图为58岁的刘吉春师傅在制作戏团道具——帝冠。 中新社发 郑长灵 摄
|
位于福建福安市溪潭镇西部的芹洋村,是一个有着百年承传历史的刺绣专业村,尽管交通不便,刺绣业却远近闻名。全村356户、1693人,家家善绣。图为刺绣的弓张单架上,绣女们穿针引线各显身手。 中新社发 郑长灵 摄
位于福建福安市溪潭镇西部的芹洋村,是一个有着百年承传历史的刺绣专业村,尽管交通不便,刺绣业却远近闻名。全村356户、1693人,家家善绣。图为58岁的刘吉春师傅在制作戏团道具——帝冠。 中新社发 郑长灵 摄
|
中新社福安一月三十日电 题:家家善绣刺绣村 百年工艺续承传
作者 郑长灵 王志凌
张弓搭架,针线跳跃间,栩栩图案跃然布上:绣龙,风生水起,龙腾五洲;绣凤,端庄吉祥,凤仪天下;绣人,维妙维肖,灵气横生;绣花,花开富贵,芬芳满庭。针走线穿梭,布面显乾坤。
这就是根植于民间、百年承传不息的福建福安市溪潭镇芹洋村刺绣工艺。芹洋刺绣专业村位于溪潭镇西部,尽管交通不便,但其刺绣业远近闻名。
全村三百五十六户、近一千七百人,家家善绣。芹洋刺绣以女工为主,从刺绣孩儿的虎头鞋、猫儿鞋、狮子帽等起步,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听村里人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村中设立闽剧团,由于戏衣、冠帽等道具易被虫蛀腐蚀又无处添置,聪慧的剧团琴师刘文玉师傅便急中生智,四处拜师学艺,精研出了一整套戏班衣袍刺绣工艺。随后,他购回原料、添置刺绣的弓张单架,招收村中女工,开办刺绣坊,制作冠帽、戏衣等道具,刺绣工艺日显光大。
随着古装戏剧重返舞台,村中戏服刺绣生意愈加兴旺,文臣武职、君冠相戴、丑装、难服、生衣、旦裙等别具一格,各地剧团争相前来订购。一九七八年后,全村六成以上的家庭主妇、未嫁女子等都进入刺绣厂学艺,刺绣种类从单一的戏剧服饰拓展到民宅厅堂的桌围、寿序及少数民族服装、饰品等。
一大批能工巧匠脱颖而出,芹洋刺绣日盛。而且,能工巧匠们纷纷自立门户,一个家庭便是一个刺绣作坊。更有能人志士走出山村,进县城、跑广东、走江浙,创业者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刺绣产品畅销闽东县市,远涉浙粤、港澳、南洋等地。芹洋刺绣越走越远,声名远扬。
七十七岁的林招淑老人专注绣花鞋,做这一行当,已经坚守了近四十年了,而她的孩子们已远赴广东顺德办起刺绣坊。刺绣给林招淑老人一家带来巨大的改变,老人说,现在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据了解,长三米、宽二米的大寿序,一个绣女要花费四十多天才能做完,在市场上能卖到二千余元人民币;有两个女工的家庭,依靠刺绣副业一户一年能收入五六千元,多则上万元;开店者则年盈利在万元以上,整个村子仅此一项年收入四十至七十万元,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刺绣专业村。
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商场、店员工资水平看涨,村里大量劳动力转移,从事刺绣的人员日渐萎缩。坚守者多为一些四五十岁的老妪及留守的大姑娘、小媳妇,但刺绣产品仍旧销路通畅。
“只要有人在,传统工艺就不会失传!”对于承传了百年的刺绣,芹洋村里的老少绣男绣女们依旧充满了信心。(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