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大国。论其大,有人说是经济大国、人口大国……还有人毫不客气地称其为“吐痰大国”。的确,走在路上,咳嗽一声,痰液落地,这不仅在小城镇,就连在大都市也司空见惯。著名记者、旅美华人赵浩生先生甚至在文章中写道:随地吐痰好像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尤甚的“国粹”。
其实,数年来,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将随地吐痰看作一大恶习,相关部门也出台过不少惩罚措施。如今,奥运在即,在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中国的时刻,国人随地吐痰的陋习是否有所改进了呢?
随地吐痰现象没有太大好转
先让我们来看组数据。2005年3月,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调查显示,14.6%的市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随地吐痰的情景,48.1%的人常看到这一情景。
1月5日,《生命时报》记者来到了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马路两侧坐落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几十家中小店铺,热闹非凡。然而,一旁的便道上却别有另一番“景色”。记者注意到,几乎每隔1米,就有一处痰液的印迹。在331路公交车站,尽管垃圾桶赫然而立,但地面上的痰液却不减反增——在一个较大的树坑处,居然有12个明显痕迹。而在记者从花园北路西口向东口行进的过程中,平均每隔20秒,就能看见一人随地吐痰。他们有的直接吐在地上;有的吐到树坑或路边绿地上,然后便公然地继续前行。
“我们每天都要把地上的痰铲走。”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但你前脚刚清理完,后脚就有人吐。”因此,想要保证地面清洁,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问及“你觉得这两年随地吐痰的现象有没有好转”时,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嘀咕了一声:“哪有什么好转?”
如果说在行人道上随地吐痰让人厌恶,那行车道上“飞痰”则更存在不少“隐忧”。自入冬后,记者乘出租车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司机咳嗽两声,摇开车窗,迅速吐出一口痰,再摇上玻璃,整套动作滚瓜烂熟。
调查中,记者发现,医院、车站、市场等地成为随地吐痰的“重灾区”。一位刚从医院出来的大妈气愤地对记者说:“刚才有个小伙子,看上去还像有点素质的,谁知道走着走着转头就是一口痰,差点吐我身上。医院里这么多病菌,他还这么不注意,真让人生气。”
此外,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武汉等7个城市调查显示,“随地吐痰”是居民普遍存在的毛病。在沈阳,43.3%的市民认为这是该市存在的最严重问题。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沈阳人告诉记者,在沈阳,由于冬天太冷,很容易有痰。“有了痰又不能不吐,所以很多人,尤其是男性,就索性把痰吐在地上。”另一项由广州统计局进行的调查则显示,只有27.9%的人认为随地吐痰现象有所好转。
由此可见,随地吐痰在我国的确是个覆盖面不小的陋习。本世纪初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至少有3亿人有这个陋习。
随地吐痰让国家蒙羞
“痰是很多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钮文异告诉记者,“虽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研究评估随地吐一口痰会在多大程度上传播疾病,但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却毋庸置疑。” 据介绍,痰是由人体呼吸道分泌产生的液体。当吸入干燥、寒冷的空气时,肺部受到刺激,分泌物增加,痰量就会增加。如果随地吐痰,痰变干后,其中成千上万的微生物就会飘散到空气中。有些微生物能存活很长时间,如结核菌可在干燥痰内生存6—8个月。
“更关键的是,随地吐痰损害了我们的国民形象,让整个国家为之蒙羞。”钮文异强调。对于中国人随地吐痰的陋习,海外媒体均有报道。2007年底俄罗斯媒体便发表了题为《为什么中国人要随地吐痰》的文章,将随地吐痰看作中国的“民族灾难”。的确,目前中国在各方面的影响力都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如果国民素质、社会公德不能迅速跟上,难免给人以“粗俗的暴发户”的印象。而对于奥运在即的北京来讲,如果解决不好随地吐痰问题,如何完成“绿色奥运”的承诺,又如何面对外国来宾充满讶异和鄙夷的目光呢?
随地吐痰何以成顽疾
其实,中国人跟“随地吐痰”的斗争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985年5月,北京正式对随地吐痰依法罚款。2003年“非典”期间,上海更将随地吐痰的罚款额升至200元。但随着“非典”过去,随地吐痰却“春风吹又生”了。为什么随地吐痰会成为国人顽疾呢?专家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文化。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于海表示,中国人一向对公共环境缺少责任感。“谁都把自己家整理得纤尘不染,却把公共环境当垃圾桶。梁启超先生也说,中国人自古以来私德盛,而公德弱。”因此,即便看到别人随地吐痰,虽然很气愤,人们也顶多侧目而视,很难挺身而出来谴责。“这种‘缺少公德’的行为一定要改呀。”于海表示。
习惯。随地吐痰就像“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一样,成了很多人的习惯。而想改掉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难度极大。
心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于辉指出,随地吐痰从个人习惯转变为群体行为,在心理上有迹可循。首先,吐痰有助于减轻不适感,即使之后受污染的空气又被自己重新吸入,也不会让人觉得对自身有什么危害;如果自己没吐,而别人吐了,那自己吃的亏显然更大。这导致大家都把“随地吐痰”作为一种群体中的“合理行为”。其次,在车站等流动性强的场所,人们互不相识,大可一“吐”为快后拍屁股走人。
政府。在对国民陋习的“斗争”中,政府显然担负着非同一般的责任。“但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钮文异指出,既然希望大家不要随地吐痰,政府就应该认真测算某一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人流量和容易聚集人群的活动场所情况,并根据测算结果提供足够多的垃圾桶。“但我们现在的垃圾桶数量显然不够,放置的位置也不尽合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外来人口不断从农村涌入城市,而城市政府在社会公德方面却没有及时、适当地引导。
环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更进一步指出,现在生态环境太恶劣了,“如近两年出现的‘霾’,以前根本就没有。在这种环境下,得咽炎的人多了,想不吐痰都难。”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少中国人出了国,马上改了随地吐痰的毛病。这诚然和国外整体社会风气有关,但不得不承认,一些国家新鲜的空气让人根本不可能有痰。
恶习应该如何摒弃
“随地吐痰既然是顽疾,改起来就需要我们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于海强调。在应对随地吐痰问题上,各界专家也提出了不少建议。
一是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于海表示:“随地吐痰是素质低的表现,这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文化修养。政府要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让每个人都觉得随地吐痰是种耻辱,是和随地大小便一样的耻辱。”二是进行技能培训。“既然告诉大家不能随地吐痰,那有关部门就得教大家该如何应对非吐不可的情况。”钮文异表示。如身上常备纸巾等。第三,改善卫生设施。多在公共场所设垃圾桶,让“包着痰的纸巾”有去处,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第四,罚款。在新加坡,对随地吐痰者,第一口罚1000新元,第二口则罚2000新元,更有甚者将处以鞭刑。对种种处罚条例,夏学銮认为,可适当使用。“其真正目的是用惩罚来强迫大家养成这种习惯。”而周孝正则表示,还可以让随地吐痰的人当义工,从维护市容的工作中得以自省。
最后,钮文异还编了几句顺口溜,奉送给大家。希望每个习惯随地吐痰的人,在痰液离口前都想一想这几句话:痰本肺之污,含菌带病毒;有痰要排除,不可随地吐;多种传染病,随痰会散布;结核与非典,染上受病苦;害人也害己,东亚称病夫;文明遭践踏,形象太耻辱。(刘京京 王晓)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