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项目”腐败已成公开的反腐难点:体制所限、监督太难。要治理“跑项目”腐败,必须从源头入手,解决“跑项目”问题,一旦项目不要“跑”了,腐败就没借口了
近日媒体报道:去年中甘肃省陇南市检察院查处了礼县水电局挪用水库维修资金私设“小金库”案。包括前任县委书记、后任陇南市
政协副主席的任登宏在内的一批县、科级干部和财务人员侵吞国家项目建设资金、行贿受贿的腐败行为暴露。据礼县水电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交代,短短两年半时间,礼县水电局私设“小金库”就进账600多万元,且几乎全部花掉。时任县委书记的任登宏仅从这个“小金库”就拿走十多万元。(1月13日新华网)
区区一个县水电局私设的“小金库”能进账600多万元,钱从哪里来?从项目资金中来。跑下来一个项目,倒了一批干部,“跑项目”是一个两头花钱的活儿。“跑项目”对项目相关官员的腐蚀,绝对不是甘肃礼县独有的现象。
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项目大都采取先由下级逐级上报,经上级有关部门审定后敲定。具体到某个县某个项目能不能定下来,什么时候实施,全由上级权威部门的有权人物说了算。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为了能早日把项目定下来,早日实施,就会找“门路”让上级有权人物替自己说话。所谓“跑项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与上级有关部门有关人员正面接触,“联络”“感情”,让他们替某个项目“说话”。这意味着需要经费开支。钱从哪里来?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是从项目资金中扣除。
“跑项目”浪费大量人力和项目资金,有关部门为何不查呢?因为有领导支持。领导要政绩,就得上项目,要想上项目就得“跑”,否则,被别人“跑”走了。于是大家都去“跑”。这样一来,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手中的项目就成众人“跑”的焦点。最终项目给谁,就看谁“够意思”、“谁最讲感情”。小到吃喝一顿或送土特产,大到送红包或古董,最近听说已经发展到返还多少个点了。
然而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么简单。“跑项目”不仅仅是给“上头人”一些好处。一些“跑项目”的人发现,“跑项目”开支全凭“跑”的人说了算,报大报小无法约束,因为送给上级的东西你能查上级吗?不能;你敢举报上级吗?不敢。于是,一些人借“跑项目”大肆贪污项目资金。有的地方为了“规范”“跑项目”开支,不得不规定开支比例,特许设小金库。而且听说“跑项目”开支比例也像物价一样逐年见涨。“跑项目”俨然成了一个腐败黑洞,深不见底。“跑项目”已成腐败暗流区,“跑项目”腐败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也是一个反腐难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体制所造成的,二是监督太难。因此,要治理“跑项目”腐败,必须从源头入手,解决“跑项目”问题,一旦项目不用“跑”了,腐败就没平台了,“跑项目”腐败自然就消失了。 (王捷)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