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7日,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福建农科院研究员、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榜上有名。
同一天,福州,福建农科院两名退休研究员给著名打假网站新语丝发去邮件,内称谢华安有论文是抄袭他作而成。
到底谢华安的理论水平和学风道德是否已经达到院士的尺度?
1981年,谢华安培育出杂交水稻“汕优63”。1986年,“汕优63”成为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最广的水稻品种,并在此后16年连续稳居首位,谢华安的贡献在业内无人不晓,他于去年底成为中科院院士,这是中国科学技术最高学术称号。但是,他的学术能力正遭受质疑,他的论文和专著被指抄袭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中国杂交水稻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20世纪世界农业的伟大创举、中国对全球“粮食工程”和“种子工程”的重大贡献和人类遗传育种科学研究的一次伟大飞跃。
出生闽西农村、现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的谢华安,学历不高,仅仅是龙岩市农业学校毕业的中专生,但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为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并在国际保持领先地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于1981年选育成功“明恢63优良恢复系”,并以其配组成功组合品种“汕优63”。目前,该品种已成为20世纪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至1999年止,其在全国的推广面积已达9亿多亩,净增粮食600多亿公斤,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人说,他和袁隆平院士等中国的水稻育种专家的科技成果,奠定了中国人在20世纪内实现养活自己的科技基础。
据《福建日报》
在院士增选过程中,中科院的确接到过举报谢华安的材料,我们也派人去调查过。调查结果在院士增选大会上公布过,讨论过。最后,谢华安以超过2/3的票数当选院士。
———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局长马扬
中科院既然批准他成为院士,举报的问题是真是假,答案已经很清楚。他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工作成果都在农田里。
———福建省农科院宣传部负责人
对于实际贡献大而理论水平达不到某种标准的人,可以用其他办法给予奖励,如发奖金,评劳模,提工资,而不能随便降低某一职称的最低标准。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
2007年12月27日,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福建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榜上有名。
同一天,福州,福建农科院两名退休研究员给著名打假网站新语丝发去邮件,内称谢华安有论文是抄袭他作而成。
谢华安,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因为培育出高产抗瘟质优、种植面积连续16年冠居全国的“汕优63”而在业内颇负盛名,1996年-2006年任福建农科院院长,曾被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95年到2005年,谢华安先后5次向工程院院士冲刺,均告失败。去年,他向中科院院士冲刺,终获成功。
中科院院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而对谢华安的质疑,恰恰就集中在其学术能力上。———他的理论水平和学风道德是否已经达到院士的尺度?
论文抄袭?
那些数据与参考文献中的3篇论文的数据惊人一致
“不只是那篇论文,这本书都有问题,是别人代写的。”1月6日下午,福州某小区住宅内,邱实拿出一本绿色封面的书给记者看,书名《汕优63选育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署名谢华安,2005年1月出版。
邱实,向新语丝发举报材料的两名研究员之一。此前,谢华安五次被提名工程院院士时,邱实曾写信给相关部门提出质疑:谢华安培育汕优63,育种思路是按袁隆平的“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配套”理论,育种手段是已有的常规方法,在学术上没有任何创新,不够资格当院士。“我承认,谢华安贡献很大,但不能因此乱戴高帽。”
2007年,又是工程院院士增选年。邱实估计谢华安还会被提名,于是早早开始搜集新证据。很快,他将目光锁定在谢华安的论文《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Ⅲ.光合特性与光能利用率》(以下简称“谢文”)和著作《汕优63选育的理论与实践》上。
“‘谢文’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朋友说,谢华安没做过光合研究,怎么会有相关数据?”邱实找来那篇论文看,发现谢文没有一个引注,只在文后列了16篇参考文献。他专门跑到福建省农科院图书馆,借来几篇参考文献与论文对照:“谢文”中6个表格的数据,与参考文献中的3篇论文的数据惊人的一致。略有差别的是,或者计量单位不同,或者表现形式不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