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感觉,就好像面对的是个隐形人,躲躲闪闪的
加站成功了,可楼必成却说自己高兴不起来,甚至感到有些悲哀。
加站这事从始至终,虽然有那么多老百姓在呼吁、期盼和忧虑,可政府有关部门怎么就不能出来一个人,跟老百姓说句话,见个面,沟通沟通。“给我的感觉,就好像面对的是个隐形人,躲躲闪闪的。又好像面对的是一堵墙,很强大,不可逾越。”
阮亚占也有类似的感受。“似乎所有人都在猜,我们在猜政府是不是听见我们说的话了;政府的人又在考虑老百姓都在想什么。这样很累,也很耗费资源,影响效率。如何建立一套能降低成本、科学合理、不断提高老百姓满意度的机制?你比如说,假如有100个市民提出某项建议,政府是不是就该派一个小组下来调查评估,跟老百姓沟通交流。最后,对提出的意见是同意、还是不同意,理由是什么,及时反馈给老百姓,那样多好。”
“通过这次加站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当前,我们缺乏一种百姓和政府之间,通畅、便捷、高效的沟通渠道。”阮亚占明确地说。另外,他认为作为老百姓,不能有人微言轻的想法。当自己的权益需要伸张或受到侵害时,要及时通过合法的渠道,反映自身的感受和意见,提出合理的建议。
谈到经验,楼必成说加站这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即老百姓如何合理合法地向政府反映诉求,政府如何听取并采纳民意,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除此还有一条:怎样把网上、网下的人组织起来,整合社区各种资源,大家团结一致做成一件事情。
5号线通车之后,网友的留言充分表达了天通苑居民的心声:
“回想往事,不禁让我们浮想联翩,多少艰辛,多少努力,我们才有今天的胜利,没有天通苑广大居民的齐心努力,我们不会等来这个天大的馅饼给我们吃的。那些默默无闻的贡献者,上至8旬的老者,及至妇幼儿童都参与进来了。我们这次活动,也得到了物业、居委会的鼎立支持。从向市府及各个部门发信、打电话,到组织8000多人的签名活动,我们天通苑从来没有过的团结一致,也从来没有过如此大的举动。真是人心齐、泰山移,硬是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当很多人在埋怨社会、政府,埋怨我们社区的种种不足时,我们看到了有那么一些人,面对现状、面对现实,积极应对。遵守游戏规则,合理出牌,并以结果告诉我们可以赢。这或许是我们这次行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在这次加站活动中,我们天通苑更进一步觉悟了,成熟了,已经形成了一种天通苑精神。这是什么样的精神呢?就是团结友爱、大胆建言、敢于维权的精神。”
“天通苑社区建设的路还很长,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了天通苑精神,我们天通苑不仅仅是最大的社区,也会是社会公认的宜居社区。到那时,我们会为自己今天的努力而骄傲,也为我们生活在这里而自豪,再也不会为一些浅薄之人,鄙视我们天通苑人是生活在平民窟而自卑。”
……
现在,楼必成的病情已经好转,虽然他的身体还是僵直的,脊背不能弯曲,但已可以慢慢走路了。“为什么一些网上发起的、民间公益活动,往往不了了之,很难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人去组织。能不能在社区成立一个合法的组织,理性地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呢?”受“加站”活动的启发,楼必成发起成立了“天通苑志愿者协会”,自己兼任秘书长。眼下,这个协会注册志愿者已达300多人。
阮亚占仍然开车上班,暂时不坐地铁5号线。但是,看着建在家门口的天通苑站,他说自己很开心,还有一种成就感。为了纪念,他保存了加站活动期间自己写的全部文档及一些照片、帖子、会议纪要等。8000多人的签名表,他也完整地复印了一份,收藏在家中。
前不久,央视《焦点访谈》有一组系列报道《让生活更和谐》,其中谈到天通苑交通变化时,阮亚占出镜,讲了一段话。节目播出后,有天通苑邻居到网上问:这位阮先生,是谁啊?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