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利是人的天性,现代商家从来都不缺乏想象的翅膀!宋代古沉船“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出水,或许将在未来掀起新一轮的考古热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热。但就在古船刚刚打捞出水之时,借“南海Ⅰ号”东风成功抢滩阳江的商业大军已经“先发制人”,谁都想分一杯羹。
与之前相比,昨日下午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明显热闹了很多,周边的沙滩上停满了小轿车和摩托车,码头上游人如织,闻讯而来的游客也在不断增加。但即使水晶宫尚在建设之中,“南海Ⅰ号”沉船还未拖进场馆,除了面前浩瀚的大海实在无别景可看,但这依然未削弱人们的游兴。
记者了解到,游人大多来自阳江本地。“听说今天‘南海Ⅰ号’要进水晶宫了。”有游人兴奋地表示,800年前的古沉船不是轻易能看到的,虽然他们很明白所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外面包着集装箱的大家伙,但能看到宏大的场面,感受一下气氛也很满足。不过,直到昨日下午5时,“南海Ⅰ号”还未到达码头。据了解,运输古船的拖轮下午5时多才从打捞地点出发。
港人回乡一睹盛况 誓要看到古船进馆
但游人的兴致依然未减,类似组团旅游的一群人尤其引人注目。他们在建筑材料堆积如山、塔吊林立的工地前合影留念,还邀请记者为他们拍照。记者了解到,他们都是在香港定居的老阳江人,多年前他们赴港打拼,成家立业,如今荣归故里。“‘南海Ⅰ号’出水是阳江前所未有的盛事,这是我们家乡的荣耀,我们一定要回来看看。”领头的李先生显得很兴奋。他们昨日下午才从香港赶到阳江,预计要在阳江呆三四天。“一定要看到‘南海Ⅰ号’进馆。”李先生说。
昨日海风稍大,夹带着冰冷的冬雨袭向游人,让人不免生出瑟瑟寒意。因为游人陡增,海边风浪较大,为确保游人安全,场馆施工方临时在码头前围起了近10米长的警戒线并派人看守,严禁游人靠近海边。
酒商抢滩荒地生财 广告宣传横幅遍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仍在施工中的水晶宫内外都已挂满了商家的广告宣传横幅和幕布,让人怀疑这里究竟是一家即将竣工开业的商场,还是一座绽放千年文化之光的艺术殿堂。迟到的人似乎很难再有落脚之地,但这丝毫难不倒充满奇思妙想、无孔不入的商家。
香港一家保健酒企业的阳江总经销商已率先抢滩登陆。水晶宫左侧的一片沙滩上围着一些简易的竹子围栏,这里原本是当地村委会圈起的一个临时停车场,供来此度假的游客停车所用,据称此前生意很一般。现在这里突然热闹起来,围栏上已经挂满了打着该酒招牌的红色横幅,宣传口号不忘搭上“南海Ⅰ号”:“看‘南海Ⅰ号’古船,喝××红酒”。
该酒类品牌经销商副总经理周小姐正在指挥几名员工张贴海报,连旁边一间简陋木质小屋的士多也未放过。周小姐说,他们的红酒在北方已经拥有一定市场,但在南方还鲜为人知,此次希望借“南海Ⅰ号”进馆的大好时机成功宣传,打开销路。“这次来的人一定很多,对于推广我们的产品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她显得信心满怀。为了给此次宣传造势,她甚至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网。
据了解,周小姐的公司已经向当地的村委会交纳了场地租金,否则她根本无法“踏足”这片荒地。“我们跟村委会商量,初定展览先搞7天,从22日到28日,租金共500元。如果展出效果良好,我们会持续到元旦甚至春节。”周小姐表示,与公司为此次展览所花费的1万多元前期投资相比,7天500元的场地租金实在太便宜了。
同时,周小姐并不认为他们公司借“南海Ⅰ号”宣传造势有玷污艺术和文化之嫌,相反,她认为这是古代文化艺术和现代商业文明的一次“联姻”,有助于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无论对博物馆还是商家,这都是一次双赢。
船工自制仿古木船 开价一万吓跑游客
“南海Ⅰ号”沉井尚未开箱发掘,古船真貌还未公诸于众,根据“南海Ⅰ号”艺术构想图制造出来的木船已经开始叫卖了。
昨日下午,众多游人将一艘在沙滩上售卖的红色仿古木质船模团团围住,争睹其风采。一个戴着眼镜的老人坐在一旁,眯着眼睛窃笑。他是船模的主人,阳江一名柳姓师傅。柳师傅说,他以前曾在广州黄埔文冲造船厂当造船工,目前专门在家制造船模售卖,是一名手工艺人。
柳师傅说,这艘船模长100多厘米,宽20多厘米,船体连桅杆高80多厘米,采用泰国名贵的“菠萝格”木制成,外形很像古代商船,是他耗时4个月才制造出来的。因为“南海Ⅰ号”沉船最近两天要进入水晶宫,他也就借机将船模拿来出售。
但柳师傅“1万元”的叫价把大多数游客都吓跑了,一名男游客提出花2000元购买,却遭到他奚落:“你知不知道这种船在香港澳门那边卖多少钱?至少2万!”他慨叹没人识货,显得有些失望。 (记者 胡非非 龙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