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把一单医患房屋交易,像悬疑电影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
两名主角,一位驾鹤西去,死无对证;一个虽强调买卖“合法公平”,但说法始终无法解疑释惑。
一张“华南虎照”,早已让市井中的大小“侦探”训练有素。这不,满城的“福尔摩斯”们一时群情激昂,已经蠢蠢欲动———
最新猜想:以现金交易再行“盗窃”?
昨天的三种猜想:有意诈骗、合法买卖、变相赠与,似乎还是不能让“侦探”们满意。
一位李先生打电话找到记者,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我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是盗窃!
李先生细细分析,医生手中有买卖合同,有交钱收据,先假定买卖是真的,黄玲老太的签名也是真的,那钱哪去了呢?“一个有正常思维能力的医生不可能选择在病房现金交易,但他这样做了,那有可能就是为了很轻易地从一个80岁的住院老太身边把钱弄回来!”
“我这样说不是凭空想象!”李先生一副很老到的口气,他说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旁人见过那些现金,唯一说见过的人就是这个买房子的医生。“既然只有他一个人见过,那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病重老太身上携有巨额现金,现在钱不见了,最大的唯一的嫌疑人不就只有他了。”
记者提醒李先生,这是刑事罪不能随便指控。所以,李先生认为,既然有嫌疑,公安机关应当介入调查,如果医生是清白的,公安机关可以为他洗刷嫌疑。
不过李先生最后又来了一句“说不定查来查去,查出医生根本没付钱”。说到底,这读者还是怀疑那“40.2万元现金”不存在,想要“曲线救国”。
补充猜想:先签名后补收据内容?
民间“侦探”们大多都把关注点盯到那“巨额现金”上。
因为这是目前最有悖常理之处。
一位王小姐致电本报热线,提出要查证两点:一是要调查池医生的家庭环境,看他有没有能力买房?二是要调查他的银行账号,看有没有如此大笔现金取提的记录。这种“查对银行账号”的方法得到不少人的拥护。有的网友说,池医生弄得越神秘,大家就越怀疑,“他如果大大方方拿出银行取款记录,不是可以平息很多争论吗?”
还有的“侦探”盯着现金收据的“签名”。
一位网友说,医生是很容易弄到病人签名的,更何况是一名80岁的病重老太,于是网友猜想,会不会存在医生让病人签名之后,再补填收据的内容呢?
不过,池医生告诉过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分院的院长,收据都是黄玲老太自己写的。
抢救猜想:医生亲自为病人打针?
老太太的死因也成了大家探讨的话题。
护工刘桃华曾经提到,老太太之前治病,只有吊针输液,没有进行过肌肉注射,但在人生的最后两天,由池医生亲自操刀,为老太太注射了两针。
不少有点医学知识的网友提出了质疑:医生亲自给病人打针的机会非常少,近乎零。
记者专门咨询过该分院院长钟旭敏,他解释这种情况其实在中医里存在,那不是一般意义的肌肉注射,是一种穴位注射,是由医生来执行的。“查病历就可以知道了”。
据了解,池医生也表示他是做穴位注射,他当时根据老太太的脾胃情况,选择一些穴位进行了丹参穴位注射辅助治疗。
池医生一家有话要说: 都是老人自己的意愿
昨天下午,池响峰医生正在上班,池太太带着一位自称是池医生“表哥”的人来到报社。
显然,池医生及家人对各方的质疑很有意见。
池太太代表丈夫再次强调,他们的房屋买卖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而种种的“神秘”都是老人的意愿。
池太太透露买卖细节
池太太透露了一些池医生与老太太相处及买卖房屋的细节———
黄玲老太和儿子、外甥关系都不好,老人很可怜,很少有亲人探望。“老太太的儿子从不探望老人,池医生打过数次电话,她儿子都不来,外甥也没见到。”老太太曾经向池医生透露,外甥就是想要谋求她的房产。
“老太太外甥的儿子和媳妇曾经在广利路的那套房屋住过一年,可是双方却发生了矛盾,最后是老太太把他们赶出去的。”这就是老太太为何要求卖房不要告诉亲戚和单位的原因,“她担心外甥有过激行为”。
池太太又透露,房子是黄玲主动要卖的。记者在采访池响峰的时候,他表示给现金也是老太太自己的意思。
那40.2万元的现金哪去了?池太太说,钱去哪了他们不便过问也不该过问,“我们给了钱,义务就完成了。”
池“表哥”为何这么“痞”
“表哥”何许人也?这是一个在这单医患买卖中扮演“特殊”角色的人物。但他拒绝透露自己的姓名。
他有痞气。一到报社就扬言“要扇记者耳光”,面对保卫人员又说“我不会在这里动手,要动手出去动”,离开报社时还冲记者威胁,“你给我小心点”。
他曾自称律师,说受池医生委托处理他的法律事务,但从没有出示律师证。黄玲的儿子及亲戚们都反映接过这名“律师”的电话,以池医生的代言人自居,对于给付巨额现金,这个“律师”是这么说的———“给现金有什么奇怪的?我是个律师经常都拿着几十万现金啦,一个老太太怎么不能拿,她拿更保险,装个塑料袋,谁会知道那是几十万?”
而就在10月1日和10月7日,护工说池医生有个朋友陪着一起去看房的,姓李。而这个“表哥”就自称姓李。这样一个痞气十足的人参与到了医患房屋买卖中,又给原本就很蹊跷的交易增添“神秘”。 (记者 林洁 实习生朱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