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2月14日电(记者杨蓥晖 通讯员俞晶)多家手表销售公司,2年间,疯狂走私“劳力士”、 “卡地亚”等名贵手表35000多只,价值人民币2.24亿元,偷逃国家税款4300多万元……这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来自杭州海关近期侦破的系列特大走私名贵手表案。在这起海关总署缉私局挂牌督办的大案中,杭州海关一举抓获15名走私名表“大鳄”,一条“香港-水客-广东分拨中心-地区大户-国内销售”的名表走私链被彻底截断。
为什么正规的钟表供应商纷纷陷落走私“泥潭”?又是什么驱动了如此大规模的名表走私?
“最直接的原因肯定是利润!”参与侦办此案的金华海关缉私分局情报技术科应剑锋科长分析说,“高档手表的进口税率较高,一只价值2.63万元的欧米茄手表需要缴纳的税款就有1.66万元,在商场专柜轻轻松松就可以卖到6-7万元。走私就避开了高额税款,利润空间很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奢侈品如高档化妆品、名贵首饰、洋酒等的消费需求日趋旺盛。2006年4月起,我国对单价逾万元人民币的高档手表加征20%的进口消费税,但进口表仍呈快速增长趋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口“表壳用贵金属或包贵金属制成”的高档手表1万只,同比增长22%。而侦查获取的证据表明,同一时期流入市场的“走私名表”却达2-2.5万只,是正常进口手表量的2倍。消费的旺盛需求和相对偏少的供应量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一斑。“就我们目前的了解,派克钢笔等个人奢侈品也已形成类似名表的走私网络。”应科长忧心忡忡地说。
消费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另一个矛盾则集中在手表的型号、款式上面。据了解,“劳力士”,“卡地亚”、“欧米茄”等品牌名表有相当部分款式并没有引进国内销售,“伯爵”、“江诗丹顿”等牌子的手表则尚未在国内设立代理机构。看中了这些款式名表的人,除了去香港购买,往往只好“惠顾”走私货。
如果说国内地区大户走私名表是“盯”上了丰厚的利润,那么香港不少正规钟表公司“主动参与”或“被动协助”走私的重要原因则是行业内的激烈竞争。犯罪嫌疑人-香港天龙钟表公司的杨某表示,不少瑞士名表的生产厂商在授权给经销商时,往往会限定手表的销售范围,而这个范围又常常不包括国内市场。“香港做手表生意的人很多,竞争很激烈,大陆是非常大的一个市场,谁能不眼红?”于是,需要大量“进货”的“国内方”与愿意以较低价格敲开大陆市场的“香港方”很快达成默契,走私的路径由此成形。
除此之外,奢侈品在销售渠道管理方面的混乱让走私“有机可趁”。据业内人士介绍,名表生产厂商通常会在香港设立亚太地区管理中心,再通过香港在大陆寻找代理商。国内总代理只有一个,二级代理商又往往集中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大城市,像台州、金华等有奢侈品消费需求的国内二线城市则根本没有正规的销售渠道。二级代理商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有些代理商因此随意发展“下线”,这些“下线”在市场冲击下很容易就与走私者妥协。而一些商场专柜,由于出租管理不严格,“有钱就租”,也给走私手表的销售打开了“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