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九江市武宁县境内有一位农民,在家养有2头野猪、2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2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1只省级保护动物麂、60多只野鸭和5只野鸡……俨然一座“野生动物园”。
“动物园园长”潘际银是位标准的野生动物保护迷,见有人捕到野生动物,他就买下来饲养或放生;见有人捡到野鸟蛋,他就要回来孵;有人捕捉青蛙,他紧盯不放,直到把人赶走为止。
近日,本报(注:新法制报)记者前往武宁县宋溪镇,探访了这座位于大山深处特殊的“野生动物园”。
-外国专家万里寻鸟改变农民生活
潘际银的野生动物保护情缘自29年前,美国鸟类专家贝尔先生的来访。
1978年秋季,潘际银接到镇政府的一项任务,陪同美国鸟类专家贝尔到武宁周边山上寻找一种鸟。一直到第8天晚上,他们终于找到了这种鸟。贝尔先生就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喜出望外。
当时,年轻的潘际银觉得贝尔先生的行为不可理喻——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山区只是为了找这种鸟。后来,在翻译与贝尔的交谈中,他才知道这种鸟叫白颈长尾雉,是非常名贵而稀少的一种珍禽。
贝尔爱鸟的举动深深震撼了潘际银,也改变了潘际银此后的生活。从那时起,潘际银就产生了要保护家乡野生动物的想法。
-建在庭院中的“野生动物园”
走进潘际银家院子,首先引起记者注意的是屋檐下一只关养在铁笼子里得高大白鸟,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潘际银的妻子夏水华介绍,这只白鹇已经养了一年多了,还有一只刚孵化没有多久的小白鹇和白颈长尾雉养在一起。
在院子一侧的小屋内,记者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野猪。见生人靠近,两头野猪竟凶猛地冲了过来,一跃身,前脚搭在一米多高的铁栏上,伸出长嘴嚎叫着,那白皙的獠牙令人望而生畏。夏水华走上前用手抚摸野猪的头,并拿来两只红薯喂养它们,野猪变得温顺了,不再嚎叫,只顾享受着自己的美食。
两头野猪一大一小。夏水华介绍说,大的是母的,约有125公斤,已经养了8年多;小的那只是公的,约有75公斤,也养了3年多。
随后,夏水华小心翼翼地打开野猪栏旁边的一扇木门探了探,然后回头告诉记者:“白颈长尾雉在这里,它们胆小,声音稍大就会吓得乱飞,万一它们的头一不小心碰伤了,那可不得了,这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啊!”
记者看到,三只可爱的小鸟“躲”在里面,惊恐地蹿来蹿去,两只白颈长尾雉,拥有长长的尾巴,五颜六色的羽毛,但颈上的羽毛都是雪白色的,而另外一只小白鹇的脚却是砂红色的。
-野鸟蛋孵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夏水华告诉记者,他们家是猎户,二儿子是县狩猎队的成员。但他们家饲养的这些野生动物,没有一只是自己捉来的。
这些珍禽野兽,有的是别人捉到后准备拿去卖时潘际银买下来的;有的是村民捡到珍禽落下的野蛋后,潘际银主动要来,带回家让母鸡孵化。时间久了,很多人都知道潘际银爱惜野生动物,有的村民捕捉到野生动物后就主动送给他们家饲养。
1982年春天,潘际银的表妹夫上山挖笋时捡到6枚野鸟蛋,潘际银立即赶过去将蛋要了回来。当时正好家中有母鸡在孵蛋,他便尝试着把野鸟蛋放在一起孵,结果还真孵出了6只小鸟。随着小鸟逐渐长大,4个月后,他惊喜地发现,孵出来的竟是白颈长尾雉。
现在潘际银家中的2只白颈长尾雉也是孵出来的。今年4月份,一个村民在山上捡到4枚野鸟蛋,主动把蛋送给了他。母鸡孵出了2只白颈长尾雉后,一直饲养至今。
今年5月份,有人修路时捉到一只幼麂,打电话问潘际银要不要。潘际银当即赶去,花50元钱买了回来。这是一只还没有断奶的幼麂,吃不了食,潘际银只好买来奶粉与奶瓶给幼麂喂奶。
在潘际银夫妻俩的精心饲养下,两个月后,幼麂才断奶,光奶粉钱就花了好几百元。显然,夏水华非常理解自己丈夫对于野生动物的那种感情,“这是件好事情,所以我们全家都很支持老潘,心甘情愿伺候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潘际银家现在养的两头野猪,华中农学院曾有人来表示愿意出两万元的价钱收购,但被他一口拒绝了。夏水华说,老潘收养野猪,除了保护野生动物外,还就是想产下几窝小野猪来饲养,看能否尝试着为乡亲们找出一条致富路。
-律师:应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程扬律师表示,潘际银这种保护野生动物的精神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不过程律师提醒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但是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许可证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而根据国家《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规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凭驯养繁殖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委托同级有关部门审批或者核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程律师表示,如果潘际银他想把国家级保护动物圈养起来繁殖,应该向当地林业局的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提出申请,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记者 廖世杰文、图 李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