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将被撞汽车送进修车行修理,却被修车行老板利用,将车子故意再撞一次来骗取保险赔偿金。甚至有的修车行专门雇用一些司机作为职业“代撞人”,专门负责把车撞坏。10日,哈市的小锐(化名)在告别了这个“职业”后,向记者披露了其中内幕。
招聘驾驶员“代撞”
小锐是哈尔滨人,今年25岁,有着5年驾龄。半年前,他在广告中看到南岗区一家汽车修配行招聘驾驶员,月薪1500元。小锐前去应聘,顺利通过考试,成为该车行的驾驶员之一。
最初的工作都有条不紊:每天把车从车库内提出,交给老板或其他司机,偶尔也跟着老板外出。经过两个月的考核后,老板找到小锐说:“看你工作很努力,人也实在,你就干些别的业务,把那台丰田车的保险杠撞坏。”小锐非常诧异,为什么要把好好的车撞坏?后来知道这样做就是为了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最终,经过老板劝说,小锐干起了职业“代撞人”,这一干就是4个月。
一个月撞车150次
据小锐介绍,他所撞的车既有老板自己家的,也有客户的。通常,客户将受损的汽车送到修车行后,老板会要求客户交出行驶证、驾驶证、保险卡和身份证,或被保险人的身份证。然后背着客户,把车交给“代撞人”,由他们制造一场车祸,然后从有关部门骗来“交通事故认定书”。这时,保险公司会对车辆受损部位、驾驶证、行驶证拍照、登记,处理结束后,再将车送回汽修行修理。
小锐说,老板一个月要他撞车150次左右。为了完成“撞车指标”,有时又不愿意走得太远,他索性把撞车地点选在了自家小区内,将车故意撞向门洞。
“代撞人”多制造小车祸
小锐讲,起初撞车很害怕,怕伤了自己。不过,老板安排他的活儿多是制造小车祸,如撞坏车大灯或保险杠,危险系数并不大。
不过,“大活”也是有的。有一次,老板要他把自己一台接近报废的帕萨特汽车撞毁。为了避免出现危险,老板告诉他,撞前先把气囊摘掉。当天晚上,趁着天黑路边没人,小锐找了个有电线杆的地方,在距离电线杆约150米远的地方,加大油门,狠狠地撞上去,结果,电线杆倒了,车被撞报废了。尽管事先有了充分准备,小锐的胸部还是撞了下方向盘,有些疼。
最终,老板的这台车获得了10万多元的保险赔偿。
一年“撞”出50万元
记者了解到,汽修行的利润有两部分,一是工时费,通常为30%;二是材料费。一些汽修行利用便利条件,在对事故车辆维修时就开始做手脚。修理厂完全可以一方面报损,向保险公司索要更换部件和维修的费用,另一方面可以将出问题的部分修理一下,或者更换一个价格低得多的组装甚至劣质部件,从中牟利。
小锐说,汽车配件可以分出六个档次:正厂的、付厂的、仿正厂的、仿付厂的、品牌的、仿品牌的。一般原厂原装的配件,被称为正厂配件;原厂生产的非原装配件,被称为付厂配件;品牌的配件则是一些专门生产汽车配件的品牌厂家。同时,市场上还有一些仿造以上三种配件的厂家,他们所生产出来的配件则是仿造品。拿一台本田雅阁的大灯来说,正厂大灯的市场价约为1500元,而付厂的300元即可买下,仿品牌的价格会更低。撞车后一两天,老板带着修理费发票和存折复印件,找到保险公司拿钱。保险公司见手续完备,便按程序把应付保险费打到指定的存折里。小锐估算,按他每月的撞车次数,一年下来,至少能有50万流进了老板的口袋。
“代撞”骗保涉嫌诈骗
黑龙江百程律师事务所律师关红兵认为,汽车修配行故意撞车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骗取保险费,涉嫌保险诈骗罪。对于“代撞人”而言,则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同犯。此外,汽车修配行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车主的车损坏,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
因为“代撞”背负着赚昧心钱的包袱,小锐决心离开了这个行业,并向记者披露此事,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同时,依据小锐的经验,要规避“代撞”的出现,需要警方、保险投资人和保险公司三方的共同努力。警方在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时,要充分辨别事故的真伪;保险投资人尽量不要把相关手续轻率地交给汽修人员;保险公司有必要审查办理保险业务的人是否是保险投资人本人。这样才能避免“代撞”骗保。(孙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