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午祭”申遗到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从号称“汉字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到汉字申遗,韩国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中国的网民不愿意了,他们说汉字是中国的,不是韩国的,表示要维护汉字的“所有权”。(12月12日《新快报》)
从“端午祭”申遗到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再到汉字申遗,韩国人缘何总是先我们一步,我们缘何总是比韩国人“慢半拍”?
在国人看来,“端午祭”也好,中医也罢,还有汉字,天生都是属于中国的,谁能夺得去呢?而别人先下手强了,我们却在进行着情绪化的打口战,指责韩方,倒没有从中华文明具有世界性的角度来正视其文化的区域特质,韩国人正是看准了中国人此种思想准备上的不足,抢先一步把本属于中国的文化遗产中被韩国人所熟悉和应用的部分拿到世界上去进行申遗,用中华文化为韩国文化遗产保护涨了脸,这恐怕是我们的保护意识上的露怯,不然,韩国人为什么拿中华文化遗产申遗一而再、再而三地抢先呢?
现在,我们在对文化遗产的申遗,更多的是看中了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对文化遗产能够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申遗项目更是情不自禁,情有独钟,有时为了争取一个文化遗产的申遗项目,不惜动用各方力量,甚至于恶语相加。而对那些不能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文化遗产的申遗却不怎么太关注,甚至于置之高阁,正是这种只注重申遗项目上的经济性而忽视了文化遗产特殊性原则,导致了诸如此类“端午祭”、中医等这些经济性不强的文化遗产申遗项目被人忽视,让韩国人捷足先登,“钻”了我们的“空子”。
有人把世界性的竞争,看成是经济领域的竞争,却忽视了文化对于经济竞争的支持与支撑作用,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基础与积淀的民族,要想实现经济奇迹是不可想象的。正是基于此种认识,韩国人通过对世界竞争特殊性的研究,确立了文化强国的目标,而文化强国必须要有载体来支持,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中华文明的一些也被韩国人所应用的部分,韩国人及不可待在努力贴上自己民族文化的标签,推向世界,以此来证明本民族文化根基的深厚,而我们对于老祖宗传下的宝贵遗产的申遗却不怎么上心,迟迟没有将其上升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知与考量,这让韩国人把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拿去当作“炫耀的资本”有了可乘之机。
我们在面对韩国人总是抢先一步的举动时,不要总是埋怨别人、指责别人,甚至于恶语相加别人,而要看到我们的超前意识不如别人,我们的保护意识不如别人,我们规划保护的措施不如别人,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把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申遗工作有规划、有步骤、有秩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筹划,不因其经济价值如何,一样不能少、有先有后地列入申遗行列之中,并通过媒体向全世界公开我们的申遗打算和目标,别人要想“钻”我们文化遗产申遗的“空子”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我们的网友也就不会再为中华文明遗产遭受到别人的“恶意”申遗而感到力不从心而愤愤不平了。
作者:锦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