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十二月七日电 (记者 刘双双)冬至来临,八百里洞庭湖却因持续少雨进入最低枯水位。洲滩裸露,航道搁浅,这对进入迁徙高峰期的洞庭湖候鸟是否有影响?
“短期的低水位不会直接影响候鸟的迁徙。”今日在湖区实地调研的东洞庭湖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蒋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一些小洲滩已经干涸,部分区域内候鸟种类和数量较往年同期有所减少,但湖区内核心区的封闭式管理依然为候鸟提供了较好生存环境,整体影响不大。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是鸟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的天堂。每年冬季,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及中国青海湖的近百万羽、二百五十多种鸟类聚集在洞庭湖栖息。位于岳阳的东洞庭湖区是湿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和繁殖地,每年有约六十种、十万只左右水鸟来此过冬。
去年、今年连续两年洞庭湖遭遇长时间秋冬旱,候鸟迁徙数量却未受大影响。据今冬初步观测,东洞庭湖面积约三万多亩的大小西湖区内已经聚集了五万多只迁徙而来的过冬水鸟,核心区春风湖区同样聚集了二万只左右迁徙而来的水鸟。
这归功于大小西湖等核心区实施封闭式管理,以及当地关闭湖区纸厂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蒋勇说,目前,在洞庭湖四个保护区,已经逐步建立起四至五个封闭式管理核心区。核心区内保护完好的生态条件给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成为鸟类“避难所”。
专家认为,尽管一年或者二年的枯水对鸟类迁徙后的生存环境影响不大,但长久下去将影响湖区生物链。蒋勇说,建立更多的核心封闭管理区是洞庭湖保护今后的发展趋势,这样既能增强鸟类应对洞庭湖生态条件变化的抵抗力,也能减少人为干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