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4日电 据当地媒体报道,福建省晋江市在上个月通过了一份针对环保工作单位、工作人员制定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此举给环保工作戴上了“紧箍咒”,也再次体现了晋江不一味追求发展速度,转为坚持“好”字为先,好中求快理念。
改革开放后,晋江“满天星星”的家庭作坊促进农村工业化的第一次飞跃,仅用10多年时间就使晋江从一个穷侨乡变成执八闽县域发展牛耳的经济强市,“晋江速度”令人惊叹。但随着工业化进入新阶段,自古“人稠山谷瘠”的晋江,日益感受到资源、环境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晋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不一味地追求发展速度,而是坚持“好”字为先,好中求快。
以亩产论英雄
一栋楼能产生多少税收,一亩地能出多大效益,晋江土地的金贵使得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显得十分重要。
一系列政策逐步出台:《关于加强晋江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入驻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将亩产概念定为入区门槛之一,入区工业项目在投产3年后,平均每亩每年税收贡献必须达10万元以上,税收贡献如未能达到以上要求,项目业主应补交本项目全部建设用地的土地差价。这标志着晋江引进外资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再是过去那种“摘到篮子就是菜”的观念,而是立足招好商、招大商,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业等,加快发展新兴行业。
《关于进一步完善项目用地预审工作制度的通知》和《晋江市工业项目用地批后监管暂行办法》两份文件,提高了申报项目的准入门槛,原则上投资额度在1000万元以下的新建生产性工业项目将不予单独供地,引导其进入标准厂房,并建立了项目单位亩产值定期公布制度。《生产性工业项目准入核查暂行办法》则按鼓励类、允许类、限制类、禁止类四种类别,引导全市生产性工业项目投向。
环保大手笔
晋江工业化刚开始时,“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相对粗放的生产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污染。自然资源匮乏而“两头在外”(原材料在外、市场在外)的晋江,自身拥有的资源受到破坏以至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晋江先后采取治理、转产、搬迁、关闭停产等方式严肃整治30家市区工业污染企业,专门辟出103亩土地用于承接市区污染型项目。严把项目准入关,对未经节能减排审查和审查未能通过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晋江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更直接表现在水污染和垃圾处置上。2006年晋江市政府决定投资27亿元,用5年的时间对全市范围内的小流域进行整治。同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农村自来水普及工程、市域第二引水通道、蓄水人工湖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项目也正有力推进。全省首家采取BOT方式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均处理垃圾750吨,年发电7068万度,有效解决了困扰晋江多年的垃圾随意焚烧问题,二期工程即将启动,建成后晋江每日产生的垃圾将全部当日消化。各镇、街道配套建设垃圾中转站,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进一步提高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