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机构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对网瘾青少年采取‘批量治疗’的方式,往往收一批学生就进账百万,利润率不低于任何暴利行业”
——“网络文明爱心大使”陶宏开
绍兴商人陈先生3年半的奔波,无意间造就了一个令人心酸的“史上之最”——花费150万元仍未戒掉女儿的网瘾。更让他郁闷的是,当他求助于被称为“中国戒网瘾第一人”的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时,陶直言他做了很多无用功,“因为不少戒网瘾机构和专家的主要目的是捞钱”。
“‘网瘾家庭’的痛苦俨然成了某些人的‘金矿’,治疗中不顾孩子身心健康的做法已突破道德底线。”昨日,陶宏开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陶宏开于2004年7月,发起“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被评为“2004年中国互联网十大新闻人物”,也被共青团中央聘为全国第一位“网络文明爱心大使”。
史上戒网瘾花费之最
2004年3月,陈先生14岁的女儿珊珊(化名)迷上网络游戏,经常逃课,最终退学。从事建筑生意的陈先生由此踏上帮女儿戒网瘾的历程,奔波于各大城市的戒网瘾机构和专家办公室。
“(2004年5月-2006年)3年半,我们找了10多位专家,跑了很多治疗机构,治疗费、交通费等开支超过150万元,其中最高单笔治疗费10万元。”珊珊的母亲透露,结果女儿的网瘾还是没有戒掉。
后来,陈先生无意中看到陶宏开的事迹,并辗转联系上他。“没有强制措施、药物治疗,陶教授承诺可以随时与他电话联系或来武汉当面沟通,不收取任何费用。”珊珊母亲向早报记者透露,女儿通过与陶教授的几次沟通,精神状态有所好转。他们准备联系学校,让女儿重新上学。
戒网瘾机构的“暴利”
“现在有部分‘戒网瘾’机构、个人名义上依托医院、学校,但缺乏专业知识和必要研究,令人难以辨别。”陶宏开坦言,国内戒网瘾兴起不过5年,哪来这么多“专家”?
据陶宏开介绍,国内网瘾青少年在1000万左右,戒网瘾机构200多个,治疗时间1个月至1年不等,费用多在万元以上,高的超过10万元。“有些机构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对网瘾青少年采取‘批量治疗’的方式,往往收一批学生就进账百万,利润率不低于任何暴利行业。”对此,陶宏开呼吁尽快建立“戒除网瘾机构”准入制度,如认定和审核、从业者须具备“青少年健康上网咨询师”资格、规范收费等。
◇3年戒瘾路
2004年5月经杭州一位心理医生用镇静剂和其他药物治疗3个月,效果不明显。
2004年8月
在上海找心理医生,花费数万仍未见效。
2004冬天
到北京一家青少年戒网瘾中心,打吊针、催眠,也无效果。
在北京,一位自称来自上海的“专家”,保证3个月内戒掉珊珊的网瘾,让她回到学校正常读书,前提是预付10万元治疗款。但这位专家没有兑现承诺,只把珊珊关在小套房,天天看电视,并没有“特殊疗法”。当夫妇俩再次看到女儿时,发现女儿披头散发地坐着看电视,面无表情,神情呆滞。陈先生再次终止治疗,付的钱也没能要回。
2005年3月和2006年5月
珊珊两次被送到江苏一所学校接受惩戒教育。去年8月,珊珊从该校出走,后被父母找回。
作者:葛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