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嫦娥一号”发射前48小时倒计时全记录(图)
2007年10月25日 10:50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西昌是个既现代又古老的地方,“嫦娥”发射当天,生活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旁边的彝族群众陈安宏还在耕田。本报记者 王建民/摄



    10月24日,发射前,数十家媒体记者在发射现场等待卫星发射的激动时刻。本报特派记者 李刚/摄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从10月22日到24日下午6时05分,嫦娥一号度过了在家乡的最后一段时光

  连日阴雨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在10月22日这一天突然迎来了灿烂阳光。

  这座大凉山深处的川西南小城,从未像今天这么热闹过。

  城内的大小宾馆全部爆满,几日内往返这里的飞机票、火车票被订购一空,走在马路上不经意间就会遇到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

  这一切,只有一个缘由: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就要在距这座城市60多公里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22日晚 北京

  国家航天局发言人李国平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以及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目前已转入发射区,卫星和火箭已完成总检查,各项测试正常,计划于10月24日至26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首选发射窗口为24日18时左右。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还有什么事情没想到。”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叶培建说。随着中国首次绕月探测任务实施进入最后倒计时,对嫦娥一号卫星的全方位考验真正来临。

  23日早晨 上海

  游客谢文伟一早从上海出发。10天前,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称花800元可现场观看嫦娥一号发射,当天就打电话到承办该活动的旅行社订了两张观摩票,准备携新婚不久的妻子一起去观看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不过现在,谢文伟兴奋中还有些担心:能不能抢到比较好的观看位置。因为他手中的预售门票,到西昌后,还需兑换成现票。为确保订下预售券的观众可以换取到正式的现场实况参观券,组织方要求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必须在23日中午前赶到西昌。

  从西昌城到发射场的路上,印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观车”字样的车辆穿梭不停,西昌市旅游局统计,这几天平均接待游客已达3万人次。

  23日傍晚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嫦娥一号出发前要先“吃饱”——给火箭加注燃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由于目的地是月球,“嫦娥”的“食量”可不小。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总工程师程静介绍,嫦娥一号已完成技术区测试、发射区测试,进入加注发射阶段。火箭加注的燃料有常规燃料和低温燃料两种,常规燃料的总重量达200多吨,在发射前36个小时开始加注。

  据记者了解,常规燃料注入误差只允许有几十公斤。虽然难度很高,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燃料加注采用了智能化的监测方式,顺利完成了加注工作。

  24日清晨 西昌

  西昌突然降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人们不禁为嫦娥一号能否如期发射捏了把汗。

  其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专家早就预报到了这场降雨。气象专家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即使有小雨,也不会影响卫星发射,只要降雨量小于一毫米,没有台风和雷暴,卫星就可以发射。果然,到上午10点,天气已经转晴,太阳也露出了笑脸。

  “天气情况有利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升空。”中央气象台11时发布“嫦娥一号”专项气象预报显示,24日17时至20时,西昌发射场区天气多云间晴,气温17℃~15℃,偏西风1、2级,云量4~7成。这个消息给关注卫星发射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24日中午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火箭上端,雾气蒸腾缭绕——第三级火箭使用的燃料液氢液氧,储存温度分别是零下253摄氏度和零下186摄氏度,尽管燃料贮箱进行了水平极高的保温设计,火箭周围的空气还是迅速地被冷凝成水汽。为了防止结冰,要不停地用氮气吹除,直至发射前的最后几秒。

  在常温下不断汽化的液氢液氧,会使贮箱的压力越来越高,而一粒沙子从一米高处落下来的能量就能引起燃料的爆炸,因此需要一边加注一边泄压。从发射前负8小时液氢液氧开始加注的那一刻起,两条专用的管路就要不停地把汽化的燃料导入燃烧池烧掉,而燃料的加注也会持续到发射前5分钟。

  这意味着嫦娥一号的发射已不可逆转。

  24日下午4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邻近乡村

  “按照上级要求,我们会在火箭发射前两小时,也就是24日下午4点开始,安排所有村民有序撤离。”泽远乡麻叶林村村委会主任毛德华拿着村民疏散方案说。

  发射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装有大量的液体燃料,发射时一旦出现意外将可能对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影响。此外,火箭在上升时如果出现意外,也可能对火箭弹道下方的居民造成影响。为以防万一,在安全半径2.5公里范围内的村民都要进行疏散,并于发射前1个小时疏散至安全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被疏散的群众达数千人,卫星发射中心将与地方有关部门一起做好疏散工作,力求做到不漏一人,不伤一人,不亡一人。

  24日下午4点 西昌记者观测点

  记者在发射现场的山谷里看到,发射塔架还未打开。媒体记者们纷纷在梯田和石滩里寻找最佳拍摄位置,山间小路上站了不少等待观看发射的彝族群众。看到一些记者拿着毛巾,不禁有些好奇,一问才知道是发射基地工作人员提醒他们带湿毛巾。“主要是防止意外,这是常规做法。”不少记者只带着干毛巾上去,到时用矿泉水浸湿即可。

  24日下午5点05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嫦娥一号动起来了!”其实是巨大的塔架开始发生变化,观众群中出现一阵骚动,对于很多首次看火箭发射的人来说,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也是几天来从外围直接看到的最明显的变化——嫦娥一号开始活动筋骨,为出发作最后准备。

  发射塔架大部分测试操作人员开始撤离,塔架的第五层平台正徐徐打开。20分钟后,塔架第一层和第四层平台打开。又过了10分钟,塔架第二层和第三层平台开始打开。直到17时45分,塔架平台全部打开,夕阳下,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青翠的群山中雄伟壮观。

  当塔架上最后三名操作手开始撤离时,时间已指向17时50分,此时,01号指挥员李本琪下达15分钟准备口令。随着“砰”的一声,连接在火箭的最后六个插头自动脱落,摆杆全部摆开。又过了一会儿,火箭由地面供电转为自身供电。

  发射进入30秒倒计时,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测量站到青岛、喀什测控站,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到太平洋上的远望二号、三号测量船,所有参试单位准备就绪。

  嫦娥一号,就这样度过了在家乡的最后一段时光。 (记者孙彦新、李宣良、白瑞雪)

更多国际先驱导报新闻
编辑:唐伟杰】
相关报道
·世界主流媒体看"嫦娥奔月":中国迈出登月第一步
·嫦娥一号飞越台湾上空 台媒:彰显中国崛起事实
·“嫦娥”奔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架天梯
·美媒:嫦娥一号发射展示中国迅猛提升的科技实力
·海外华媒热评“嫦娥一号”:扬国威振民心壮侨心
·日本各大主流媒体第一时间报道“嫦娥一号”
相关专题:“嫦娥一号”发射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