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皙的肤色,高高的个儿,魁梧的身材,若不是一口地道的平凉口音,记者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位汉子是我们甘肃老乡。10月20日,记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到周政军时,几句亲切的乡音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周政军的身后,用于发射“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已经吊装进3号塔的回转平台,而“嫦娥一号”也已经进入发射区3号发射塔,像一位素妆待嫁的姑娘一样,静谧而羞涩地等待花轿抬起前的那一声炮响。
21年见证33次火箭发射
周政军来自我省平凉市泾川县。1986年10月,高中毕业的周政军参军入伍,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一名光荣的火箭兵。
“当兵前,我只是在中学课本里见过图画的火箭,根本无法想象它到底有多大,有多重。”周政军真正见到火箭,是在部队组织的新兵训练的一个间隙。那天,周政军所在班的10多名新兵被班长带到了火箭发射塔下。巍然耸立的发射塔在蓝天白云青山碧树的映衬下,更加雄伟壮观。班长指着高高的发射塔,从1970年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东方红1号科学实验卫星”讲起,一直讲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84年以来发射的一系列卫星。
高高的发射塔,辉煌而艰巨的航天事业,给周政军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灵的震撼。“从那时起,我就发誓要当一名出色的火箭兵。”周政军说,那次参观火箭发射场之后,无论是军事训练工作,还是日常的政治理论学习,他都严于律己,积极努力。
“我真正见到第一次卫星发射,是1988年3月7日。”周政军说,那时,他已经调至部队机关做打字员,当时发射的卫星是“东方红2号A通信卫星”。周政军这样描述当时的场面:“轰的一声巨响,火箭运载着卫星腾空而起,不一会就消失在天空中……”
在此后的10多年里,周政军通过不断努力,由一名普通的战士,成为了排长、连长、连队指导员……
这些年来,周政军的职务在不断变化,但他从事的工作却始终没有离开过他钟爱的航天事业,曾先后在发射中心的多个部门工作。如今,从戎21年的他已经肩扛中校军衔。
“当兵21年,我见证了33次火箭的发射。此次‘嫦娥一号’是我执行的第34次发射任务。”周政军告诉记者。
“实在太忙了,几个月来就一直是这样。”周政军的家安在了距离卫星发射中心65公里之外的西昌市,由于工作特殊,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回家和亲人团聚了。
忘不了滔滔泾河之水
“离开老家这么多年了,但老家的那山那河却在我的梦里经常出现。”当我们把话题转移到千里之外的老家时,周政军动情地说。周政军的家在泾河之滨,与泾川县城隔河相望。他小的时候,因家中姊妹多,生活一直很困顿。如今,周家兄妹都过上了殷实的小日子,但艰辛拉扯他们的父亲却舍他们而去。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周政军因军务在身,未能在床前尽孝,这让他很是遗憾。如今,他只能把对父亲的遗憾,弥补到母亲的身上。
周政军提到的那“河”,便是令他魂牵梦绕的泾河。地处天府之国的西昌小城依水而居,因水而名,但在周政军的眼里,什么都比不了养育了他的滔滔泾河之水。“我是一只风筝,思念则是那根长长细细的线,而那根线就系在泾河之上,无论我飞得多高,无论我走得多远,我永远都挣不脱对泾河的牵挂。”周政军饱含深情地说。
数十陇原兵西昌竞风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整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来自我省各地的子弟兵现有50多人。他们中有高级军官,也有普通士兵,有的来自繁华城市,有的来自偏僻农村,但在卫星发射的各个岗位上,他们都尽职尽责,努力工作。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周政军用了三个“特别”形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甘肃子弟兵。周政军称,这些年来,每隔几年,总有甘肃兵被分到西昌,他们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伟大的航天事业。甘肃兵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只要提起甘肃籍的兵,所有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竖起大拇指。而在此次“嫦娥一号”的发射过程中,很多关键岗位的操作手都来自甘肃。由于工作岗位特殊,记者未能与这些陇原骄子谋面,但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记录他们。他们是谢喜辉,来自静宁,二级士官;苟振兴,来自华亭,二级士官;刘晓东,来自天水,三级士官;尹红喜,来自静宁,四级士官……他们都在“嫦娥一号”发射的关键岗位上。
由于时间关系,接受完记者采访的周政军匆匆离身赶赴岗位坚守职责。临别时的一个标准军礼,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别,军礼中渗透着的,还是那剪不断的浓浓乡情。看着周政军矫健的身姿渐渐远去,记者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弘扬甘肃精神,传播陇原文化,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这需要我们每一位陇原儿女为之付出,为之努力。(记者 阎世德 齐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