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揽月人类梦”、“中华科技抒豪情”,一句句诗词激扬文字,一首首赞歌饱含祝愿,截至昨日下午5时,本报(注:华商报)共收到读者奔月寄语诗歌400余首。陕西省军区司令员陈时宝少将也特意为“嫦娥”赋诗一首,祝福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相信这些热心创作、凝聚着美好寄托的诗歌,定能给我们的“嫦娥”带去遥远的祝福。
“科技兴国”“盛世”等字眼颇受欢迎
昨日,读者作诗祝福“嫦娥一号”的激情持续高涨。在众多的奔月寄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自然要属“嫦娥”二字了,不管是以“天宫仙女”的形象出现,还是以“绕月卫星”的身份表现,读者诗中的“嫦娥”都紧扣主题,将美丽的传说与今天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融为一体,表达了深刻寓意。
此外,“科技兴国”、“盛世”、“九天揽月”、“探月宫”等字眼都颇受创作者欢迎,“嫦娥奔月本来就是一个古老传说,现在同名卫星要上天,我首先就想到了月宫探秘、圆梦太空、科技兴国这样的词句。”24岁的读者赵小锋大声朗读着自己的诗歌,告诉记者他的创作感言。“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诗歌,其实在某些激动人心的时刻,诗歌最能真实直观地将人们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心情激动、冥思苦想、斟词酌句、挥毫而成。”市民张辉志用16个字,表达了自己创作时的内心感想。
陕西科技大学附中初二学生刘冠绮说,他创作登月诗只用了5分钟,“感觉好像灵感往外冒一样”。谈起自己快速写作的诀窍,刘冠绮兴奋极了。
10岁童连夜创作“奔月诗”
拿着自己的“处女诗作”,吉祥路小学5年级学生、10岁的赵一凡显得有些害羞,“我从没写过诗,觉得诗就是排比句。”果然,在赵一凡的诗歌中出现了——“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欢呼,我们沸腾。”一连四句排比。原来,看到爸爸在家中伏案精心创作诗歌,赵一凡也跃跃欲试,想尝试一下这种新的文体,听爸爸讲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知识后,她花了6个钟头写好了自己的第一首诗。
对于女儿的处女作,西安市楹联协会会员赵富养感到挺满意的。他说女儿的诗歌用最质朴最真实的语言,表达了一名小朋友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邀请专家评选优秀诗歌
今日本报将邀请诗词专家,在众多应征作品中选择出20首优秀作品,优秀作品作者将被邀请到钟楼参加“赏月诗会”。据专家透露,对近体诗的评选将从格律、诗意、内涵等方面进行选择,最基本是要符合平仄和韵脚。而对词的选择,除了符合词牌的基本格式之外,对格律也同样有要求,现代诗则侧重作品的情感和表现力。
广大读者的参与热情和对“嫦娥一号”的高度关注、众多的寄语诗歌作品,令专家感到惊喜。在初步对作品进行阅读后,专家感到参与者既有激情又比较严谨。
“赏月诗会”将在钟楼上举行
在一轮明月下,众作者凭借自己的诗作寄情抒怀,通过吟诵自己的作品,与众名家共同表达对“嫦娥一号”升空的美好祝愿和喜悦心情。在西安市钟鼓楼保管所的大力支持下,“嫦娥”奔月当日,这样的“赏月诗会”将在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钟楼上举行。
没有哪里比钟楼更适合这样的诗会,钟楼作为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历史绵远、文化深厚。在这样一座既古典又现代的建筑上举办“赏月诗会”,更能体现出古时的“嫦娥”与今天的“嫦娥一号”绵延千年的不解之缘。
提示:
祝福嫦娥奔月寄语诗歌活动将于今日上午10时结束。读者400余首诗歌作品将由专业评委进行评选,最终选择20名获奖者参加钟楼“赏月诗会”。获奖名单将公布在明日《华商报》,请各位读者留意。(记者 王宜墨 要露滋 杜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