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将在下月底打捞出水,进入1.6亿元打造的新家“水晶宫”内,专家再行取出文物。广东阳江市副市长陈芝岳在昨天(18日)举行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预计明年底展览“南海Ⅰ号”的“广东丝绸之路博物馆”将对外开放接受市民参观。
这位负责人介绍,由广东省政府直接拨款1.6亿元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将成为南海Ⅰ号的新家。为解决“南海Ⅰ号”沉船出水后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览的场地需要,文物部门作出了“总体打捞、就地保护”的原则,选择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建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在博物馆内被外界称为“水晶宫”的超级大玻璃缸里,将模拟海底环境,以期对这艘古代木质沉船进行保护的同时向游客展示。据悉,目前博物馆已经完成主体土建工程量的八成,预计11月底可以迎进主人“南海Ⅰ号”。
据了解,由于“南海Ⅰ号”沉船地的海水能见度几乎为零,传统打捞方式对文物破坏较大,因此将被从水下整体打捞后放置在“水晶宫”内继续进行考古发掘,“水晶宫”水深12米,水质和温度及其外部环境都模拟沉船现场环境。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放后,游客不但可以通过地下一层的水下观光廊环绕参观,而且可以通过电脑进行三维参观。“南海Ⅰ号”从海底打捞出后,计划每年定期清理,进行考古研究。届时参观后的游客可以一边欣赏打捞出水的文物,同时也能在博物馆内欣赏考古人员现场取出藏身船舱内文物的过程。
“海上丝绸之路”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随着“南海Ⅰ号”古船上文物、文献价值的深入研究,以广州、泉州为“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会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争取跻身世遗之列。广东省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届时“南海Ⅰ号”将成为广东旅游的王牌之一。
有着800多年历史、代表着广东海文化以及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古商船“南海Ⅰ号”被中外专家考证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也成为广东省历史上繁荣的商贸和文化发展的鲜活见证,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进行打捞前的最后准备。据探测估计,整船文物达6万至8万件。(记者/景小华 实习生/蔡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