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和小王这小两口,是广州市海珠区的公务员,这个长假没回老家,而是留在广州,积极准备“造人”。丈夫小李说,刚好明年举办奥运会,生个“福娃”既喜气,又有意义。据悉,今年“十一”黄金周,很多青年夫妇没出去旅游赶热闹,而是忙着“闭门造人”,争取生个“奥运宝宝”。(10月8日《齐鲁晚报》)
看着“播种一族”为“奥运宝宝”忙碌,我不禁想起了若干年前的“千禧婴儿”。据新华社报道,2000年,中国大陆新出生人口达3600多万,远高于1999年的1909万和2001年的1702万。“千禧婴儿”如此多,是因为2000年是公元元年之后的第二个千年交替,加之此年又恰逢中国的农历龙年,成千上万的育龄夫妇为讨“儿成龙、女成凤”之“吉利”,利用多种人为干预方式控制自己的婴儿在此年降生。
集中生育,除了给医院增加极大的工作压力,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千禧年的“婴儿潮”,在最近两年的“后果”是入学难,有专家估计,明年中国将有1800万名奥运宝宝诞生。我想,随着“奥运宝宝”的长大,“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可能接踵而来……
当然,只要不违法,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是每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婴儿潮”不仅涉及个人,还涉及社会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需关系。在社会资源有限,其分配也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扎堆婚育会造成社会供应、消费的不平衡,给社会和家庭增添压力。就如专家所言,新生儿过于集中,在一个人口增长周期后,必然会引起社会经济方面的紧张。这就不仅是这一个人群的问题,而会影响整个一代人,从而导致整个社会正常经济和生活秩序受到冲击。
婚育也应讲理性,青年人切莫在盲目从众中迷失了方向,莫为了赶“奥运宝宝”而头脑发热,忘记了以后的上学、就业等一系列难题。当然,笔者更期望各级政府能监测人口的变动规律,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千禧婴儿”与“奥运宝宝”的上学就业困难。
作者: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