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说话地方口音重,遭同学模仿调侃,感觉自己无法融入同学中,引发自卑心理。开学仅两周,九龙坡区某高校的19岁女生陈明(化名)就想退学。昨日,学校老师建议她找心理医生疏导。
原来,陈明来自四川省自贡市一农村,乡音难改,同学们常拿她的口音来说笑。本是善意的玩笑,小陈却觉得下不来台,心情郁闷。
“曾经的骄傲到大学后荡然无存”,小陈说,在家乡读高中时,她成绩很好,老师喜欢,同学拥戴。小陈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之一,得知她要去上大学,几乎全村父老聚集到村口送行。
然而,这种自豪感在大学报到的当天就没有了。那天,小陈孤单一人带着简单的行李到学校,看到宿舍的同学都前呼后拥,不少同学还是父母开着私家车送来的。晚上的宿舍“卧谈”,同学们也不自觉地炫耀着各自的家庭情况。小陈想到自家的贫困,心中越来越不是滋味。“突然很想家,想退学。”
同学们谈论流行时尚话题,小陈插不上话,而自己觉得很好笑的事情,讲给同学听,竟无人回应。就连让她引以自豪的高考成绩,在班里也只算是一般,从小学到中学都是班长的她,竞选班干部也失败了。
“原来那种在哪里都是中心的感觉没有了,好像自己被孤立了。”小陈说,这让她心里失衡。但为维持自尊,她平日里尽量装作没发生什么事情一样,硬撑着对别人微笑,但心理已无法承受。
心理咨询师刘雅潇称,小陈的症状叫做“新生适应不良综合征”。最近一周,她已接到两个类似的案例。她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应及时找家人、朋友或心理医生求助,宣泄不良情绪。同时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融入同学中,消除孤独感,建立自信。刘雅潇提醒,老师、家长要关注新生的状态,积极引导,以免个别学生因长期心情压抑造成抑郁症、焦虑症。
(作者: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