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学新生陆续开始报到,徐丹也跨进了一所高职的大门。同学们都兴奋地规划着今后3年的大学生活,徐丹也不例外,但比大家多一项的是,她要在大学期间找一个如意郎君。为了这个目标,一家人早早准备起来了。
高考结束就走进婚介所
从初中开始,徐丹就被同学誉为“校花”。因为成绩在重点中学里一直处于中下游,高考前父母就和徐丹商量,要替她多安排一条路。
“现在,年轻美丽是我的资本,考不上好大学,以后工作也肯定难找。不如早点结婚,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一直不忍心让女儿吃苦的父母,竟然也同意了徐丹的想法。
高考结束后,徐丹在父亲的陪同下走进婚介所。
“我对她的印象非常深,很少有那么年轻的小姑娘来婚介所。她就是找个事业有成的成熟男人结婚。”红娘白杨说,“现在,社会环境的巨大压力使一些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孩子很难适应。也难怪她有这样的想法。”
就像白杨预料的那样,年轻又漂亮的徐丹很受男性会员,特别是30岁左右的男士欢迎。“介绍的人多了,小姑娘也很难下决心,打算多接触几个,在毕业前结婚。”
虽然看来一切都很顺利,可白杨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她年纪还小,而且为人处世、行为举止在我们看来还显稚嫩。结果到底怎么样还很难说。”
工作还没有落实先登记
在白杨手上的登记册上,徐丹并不是惟一一个来登记的大学生。“大一大二的比较少,大三大四的相对多很多。一两年前都是父母的意愿为主,这两年孩子自己要求比较多。”白杨说,来登记的女生远远多于男生。
开学后就要念大四的金霞敏也来报名了。“前两天我陪一个室友去登记,她老公是我们师兄,两个月前刚毕业。”
看着好友拿结婚证时的甜蜜,金霞敏很是羡慕。“大学里接触圈不大,还是到社会上看看有没合适的人选,顺便多认识几个朋友,说不定对找工作也有帮助。”金霞敏说出了很多来婚介所的女大学生的心声。
“很多人都只看到结婚登记时的美好,却没有去想之后的生活。毕竟婚姻不是过家家。”白杨有些担忧。就像金霞敏那对结婚的同学,他们甚至连工作都没找好,现在一切的生活来源都靠双方父母承担。
白杨说,许多来婚介所的女生都把结婚当“未来出路”,缓解就业压力。这种有目的的婚姻甚至也越来越得到家长的认可,他们甚至担负起为孩子铺设一条看似美满幸福道路的责任,而往往忽视了孩子是否成熟到能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
白杨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对大学里成婚的小夫妻,女孩从小没干过家务,嫁给了一个同样什么活儿都不干的“王子”。没过多久,原本感情很好的两个人,成天为了家务事吵得天翻地覆。渐渐地,婆婆开始埋怨媳妇不干家务,岳母开始埋怨女婿不疼老婆。
大学生应慎重考虑婚姻
通过这两年的工作,白杨大致归纳出这些急于结婚的大学生们的心态。
有些是因为感觉彼此之间的感情已经到了可以结婚的程度,而且其他现实条件也比较成熟,所以结婚。这是一种比较理想,也是最好的状态。
还有些人是出于对婚姻的渴望和好奇,对新生活充满向往。这种状态下结婚往往都比较冲动。
还有少部分学生存在比较功利的心态,尤以女生更普遍。毕业后,在心理上寻求一种依靠,把婚姻作为一种依靠,依靠对方减少压力。这部分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社会生存能力也不强。
“这些学生不喜欢旧观念的束缚。甚至一些人即使结了婚,也不愿被婚姻锁住。婚后面临的诸多新选择,让他们的婚姻充满了变数和不可预知的危险。”
一位一年前毕业时结婚的女生,嫁给了一位32岁的“金领”,最近却常常来找白杨谈心。
在经历了新婚甜蜜期后,倦怠提前来临。“年龄的差距让她无法和老公的朋友拥有共同语言,她也不愿意陪老公一起出去。老公也不愿意和她的朋友一起‘疯’,隔阂就这样产生。”
白杨建议,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慎重对待婚姻。尤其是对于希望通过婚姻寻求保护的女孩子和因为渴望婚姻而结婚的人,要去了解一下真实婚姻的状况,首先学会在自我独立、心理独立的基础上更好地照顾自己。(记者 岳雁)
相关链接
2005年3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原规定中“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对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未作规定。
这也意味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正式解禁。
另据统计,去年国内居民离婚登记10701对,比前年上升了14.6%。离婚低龄化越来越明显。
据杭州江干区婚姻登记处介绍,去年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与本地居民办理结婚登记的就有390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