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奥运网|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育|健 康
汽 车|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 图 片| 社 区|图 片 网|华文教育|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农村小伙要当城里人 扫街道担垃圾14年买房圆梦
2007年08月16日 09:34 来源:重庆晚报

  他是一个帅气的农村小伙子。14年前,他怀揣城市梦,从农村来到城市。他文化不高,没有技术,干起了又脏又累的力气活——打扫街道和为居民楼担垃圾。他用挣来的血汗钱买了一套商品房,在城市彻底站稳了脚跟,还将全家的户口迁入城里。他的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刘志卫从家里出来时,墙上的挂钟时针才指向“5”。14年来,他早起已成规律。刘志卫的家,两室一厅,80多平方米,位于南岸弹子石裕华社区凉水井98号。这套位于底楼的商品房,是他多年来担垃圾的回报。

  帅小伙扫大街

  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这辈子要做一个城里人

  刘志卫出门后,先把放在小区旮旯的板车推到柿子沟垃圾池旁,然后挑起箩筐在裕华社区挨家挨户收垃圾。

  刘志卫40岁,身高1.71米,平头。他上穿红条T恤,下穿花色短裤。仅凭穿着,没人会将他与一个农民联系起来。然而,他确确实实是一个由农民蜕变而成的城里人。

  刘志卫出生在四川岳池赛龙镇十字路村。17年前,他与同乡张春兰结为夫妻。之后,两人一起到广东打工。在广东干了两年泥水工,结账时包工头总要克扣。为此,刘志卫咽不下那口窝囊气,一气之下带着妻子回到老家。

  两年的打工生涯,让刘志卫充分感受到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农村,他和妻子靠种庄稼为生,闲暇时做做泥水工,一年到头,虽吃穿不愁,花销则总是紧巴巴的。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欲发家致富则难有合适的门路。他觉得,城市除走路鞋子不带泥巴外,发展机会比农村多得多。也就从那时起,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这辈子要做一个城里人。

  “我来重庆14年了。”1993年,刘志卫经姑姑介绍,怀揣城市梦来到重庆。为省钱,他和妻子在弹子石裕华社区租了一间民房。虽然房子又窄又黑,但他觉得在城里有了落脚处。在感到满足的同时,他憧憬在城里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他刚来时是个帅小伙子,一晃14年,他的头发已白了大半。”石桥社区居民刘云记得,刘志卫来到城里,先在弹子石转盘一带扫大街。“那么帅气的小伙子扫大街很扎眼,尽管很多居民不知他叫什么名字,却知道他来自农村。”

  “我没文化,只能凭力气挣钱。”刘志卫初中文化,刚进城时找不到工作,打扫街道还是托人揽的活儿。尽管每月只领200元工资,刘志卫却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当时刚进城,觉得只要每天有事做心里就踏实,根本没考虑钱多钱少。”刘志卫认为,进城后先稳住脚跟很关键。于是,他除认真扫好街道外,还抽空当棒棒。

  垃圾里淘“宝”

  “最初一闻到垃圾味就要吐。”

  走过三条巷子,刘志卫箩筐的垃圾已装得满当当。他挑到柿子沟,将垃圾放进板车,挑着空担又钻进了巷子。

  “最初一闻到垃圾味就要吐。”扫街久了,刘志卫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没干多久,一些居民就请他到楼栋担生活垃圾。起初,他受不了垃圾散发的恶臭——每次打开垃圾洞,一股恶臭便扑鼻而来,他一闻到就吐。“我没文化没技术,只能干这些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刘志卫憋住呼吸,十多天后,他强迫自己习惯了垃圾的臭味。

  当然,生活垃圾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他会捡到一些金属、瓶、罐等可回收的东西。他将它们带回家,积多了,就挑到废品站,每月要卖一百多元。“我的烟钱、酒钱,全是从垃圾里"刨"出来的。”

  按约定,刘志卫为居民楼担垃圾,居民每家每月要交1元垃圾处置费。尽管只有1元,每月收费时,少数暂住人口常常拒不交。现物价上涨,每家加收1元,不交的更多了。对此,刘志卫从不计较。他只要看到街上有垃圾,总要顺便将之装进箩筐。有居民劝他莫管“闲事”,他却轻松地说:“我做的是这工作,多收一元钱是做,少收一元钱也是做。我不能让野垃圾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

  刘志卫从不与人争高下,做事总是踏踏实实,久而久之,很多街巷居民都把他当成朋友,也知道他干过泥水工——哪家房子漏雨,哪家要修个厨房,哪家下水道堵了,只要找到他,他从不推辞。并且,从不张口要工钱,别人给多少他收多少,不给也不予计较。

  几天前,刘志卫为一包工头搬运钢材,不慎挂伤右腿,逢了4针。因怕伤口感染,他在家休息了几天,为此,劳动惯了的他觉得“像坐牢,浑身不自在”。他说:“我挣的是汗水钱,呆在家里不流汗,哪来钱养活家人?!”伤口还没痊愈,他又挑起了垃圾箩筐。

  赢得城里人尊重

  居民一有事就找他,家里的电话竟成了“救助热线”

  刘志卫收完裕华社区的垃圾,太阳正从天边升起。他整理好板车上的垃圾,用手背抹去额头的汗水,弯腰抓起板车的皮带挂在肩上,两手扶着车把,身体与地面形成夹角,拉着板车吃力地向前移动——他要将垃圾拉到一公里外的垃圾场。

  “他能给居民留下好印象,全凭他为人本分、踏实。”妻子张春兰说,丈夫在居民中的信誉度很高,尤其一些空巢老人,有事就打电话找他,家里的电话竟成了“救助热线”。每次接到电话,哪怕半夜三更,他从不推托。

  居民刘大婶说,凉水井113号的王大爷,3个女儿都不在身边,与老伴李婆婆住在一起。有一天晚上,王大爷突发疾病,李婆婆急得不行,打电话找到刘志卫。刘志卫放下电话,出门叫上一名“棒棒”,将老大爷抬到南岸区第一人民医院。因抢救及时,王大爷脱离危险。

  几天前,凉水井38号80多岁的陈大爷不慎跌倒。接到陈大爷女婿打来的电话,刘志卫赶到现场,与另一名“棒棒”一道,把陈大爷抬到了附近医院。“他们觉得我信得过,有事总爱找我。”刘志卫乐此不疲。

  “但有一件事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刘志卫清楚地记得,刚进城不久,谦泰路一个婆婆叫他帮着搬电视。他搬完电视刚到家,婆婆随后赶到,说他偷了一件毛衣。无论刘志卫怎么解释,婆婆还是不依不饶……第二天,婆婆急猴猴地赶来给他道歉,说毛衣在家找到了,冤枉了他。“有城里人把乡下人当贼防,没得到主人许可,我绝不进别人房间。”这一直是刘志卫的原则。那事儿,尽管洗清了冤屈,却成了他心里永远的伤疤。从此,那位婆婆再找刘志卫帮忙,刘志卫总一口回绝。“我虽是农村来的,但也有自己的尊严。”

  让刘志卫欣慰的是,裕华社区有个姓李的咸菜老板,认为他做事踏实,3年来一直替李老板装卸原料,且价钱不菲。他记得,第一次帮李老板卸完货,李老板问他要多少力钱,刘志卫说随便给点。李老板硬要他自己说个数,他大着胆子说要60元,岂料李老板一口否绝,给了他100元,还说了一句:“我不能亏待你。”打那以后,刘志卫成了李老板的专用装卸工,价格也从最初的每吨10元涨到每吨16元。

  圆了城市梦

  “现在各种家电基本齐了,终于有了城里人家的样子!”

  倒完垃圾,刘志卫挑着箩筐进入弹正街。当他担完两个社区的垃圾,时针已指向“10”。然后,他把可回收垃圾装上板车,疲惫地回到家中。

  “买房前租房住,最多一年我搬过四次家。”刘志卫觉得,长期打游击不是办法。为此,他用多年的积蓄,于5年前买下了现在的商品房。房子虽不豪华,但属小区房,窗明几净,温馨舒适。

  有了房,刘志卫觉得自己在城里完全站稳了脚跟,之后把自己和妻儿的户口迁来,让孩子在城里上学,一家人终于成了城里人。

  “这些家具是一件一件添置的。”买了新房,刘志卫把钱花光了,搬进新房时,除一台旧电视什么也没有。于是,他和妻子制订计划,先攒钱购置一些简单的家具,然后再添置冰箱、饮水机。去年大旱时,一家人热得受不了,他省吃俭用,买了一台空调。“现在各种家电基本齐了,终于有了城里人家的样子!”说这话时,刘志卫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作者:向军 刘浩


 
编辑:张磊】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